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辽源华图 >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结构化观点类:关于“择校热”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结构化观点类:关于“择校热”

2021-06-14 15:22:1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辽源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教师招聘考试考点结构化观点类:关于“择校热”

  近几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越演越烈, 被认为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不利因素, 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择校不仅是一个复杂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作为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教育公平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

  一、关于择校

  择校又称学校选择,是指学生或家长有选择学校的自由,而不受地域的限制。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般而言,我国的择校是在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情况下,受教育者及其家庭主动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高质量学校,以更多地占有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发展的潜能与机会的自觉行为。这种现象在小升初中显得尤其突出。

  二、我国择校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当前我国有59.57%的地区普遍存在择校现象。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也普遍存在,其中初中达69.15%,小学达41.49%。可见,择校已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行为。我认为,在我国择校现象主要是由我国的教育上的不公平问题引起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基础教育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

  我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大国办穷教育”的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普遍不足,国家不得不允许学校通过收取一定的杂费来弥补政府教育投人的不足。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陆续上调了杂费标准,但收人毕竟有限,对于弥补学校经费巨大的缺口仍然是杯水车薪。由此也引起了不同的学校不断的采取不同的办法来增加收入维持学校的运转,如: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招聘优秀的教师任教,提高升学率等等来吸引学生和家长的目光。

  (二)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1、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不均衡。以2002年为例,全年全社会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其中的23%。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中央补助约占1%,省补助占11%,县投入占9. 8%,其余78. 2%由乡和村筹集。即便同在农村,城镇中小学和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之间的差距也很大。享有政府特殊扶持的学校和城市里的学校,师资力量强、硬件设施完善、校园文化氛围好、办学理念先进、升学率获奖率及报送到高一级学校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学校,且录取分数也远远高于其他学校。

  2、在教师资源分配上,农村学校师资水平低下,就农村目前的教师队伍看 ,和城市教师师资力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教师主要是由:公办教师 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组成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他们大都没有受过严格的师范训练,其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并且,公办教师中也有相当部分不合格,学历也低 农村教师的教学质量不高,也使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一些师范类的毕业生在进入教师队伍前,完全是按照成绩的排名来决定被分配到哪所学校。成绩优异的准教师被分配在城市中一些重点学校,而成绩较之差些的就被分配到偏远的农村地区任教。

  人是理性的,受“效益最大化”偏好稳定性的驱使,在供需不平衡和转型时期国家教育体制不健全完善,教育资源城乡投入不公平的情况下,家长们必然会尽其力、其能、其才为其子女选择各省地市县的重点学校,这是择校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地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策倾向于东部沿海地区,无形中导致了东西部地区教育投入的差距。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 政府用于教育的投入有限在教育上的投入相对较低,导致教育设施短缺,加上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差。所以在吸引人才上西部自然处于一种不利的位置。我国教育投资主要由地方政府自主支配,西部地区本身贫穷自然在 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无法与东部地区相提并论。

  在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上,又存在信息不对称,学历、文凭及各种证书是主要的选择用人信号;从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有学历到高学历,从高学历到名牌大学的学历;受教育程度较高、工资较高的主要劳动力市场与受教育程度较低工资较低的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极少或没有流动,因而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总的正相关,而教育具有积累的效果,中小学又是教育的基础,此时的失败就意味着在竞争中输在了起点。于是人们便想攀登教育阶梯,竞相择校,以期在未来的就业中占据优先地位。这也就造成了有条件的西部家庭的孩子想尽一切办法来到东部地区的条件相对好的学校上学。

  三、通过择校现象引发的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

  由于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以及城乡与地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所引起的日益加剧的现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公民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膨胀的矛盾是造成择校现象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还是要从实现教育公平来着手。

  (一)加大国家的教育投入

  教育是公共产品,政府应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义务教育是纯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是半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都是应该完全由或多半由政府所提供的。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公平无法实现。

  (二)平衡教育资源

  针对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状况,“在完善政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基础上,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调整教育资源结构,使教育事业在加快发展中求均衡,在均衡发展中求公平。”从长远看,农村地区、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发展经济,改变“二元制”经济结构,这样才有更多的地方财力和物力投资到教育,吸引更多的人奉献教育。从短期来看,政府要加大以上几类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教育财政倾斜力度和转移支付力度。

  (三)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

  形形色色的教育特权是威胁与破坏教育公平、引发社会舆论公平性抱怨的现实因素。我国是一个具有漫长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家, 在社会文化心理层面, 特权思想比较顽固。因此, 从思想上、制度上、社会舆论上加快教育民主化进程, 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有效地遏制教育特权、预防教育腐败成为维护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

  (四)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

  继续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使公办学校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义务教育阶段要进一步推进“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非义务教育阶段要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鼓励社会捐资助学等。

  (五)加强师资培训

  现阶段,总体上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目标的需要,同时师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师资的建设极度不完善,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亟待加强。多层次、多渠道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育公平质量的提高。另外,建立专项培养资金,保障各项培训经费;平衡各地教师待遇,解决一些地方,尤为不发达的地区教师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的困境,建立教师专业伦理规范。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产生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主要原因——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但是,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动态的渐进发展过程,是在不断克服阻碍的道路中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所以就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不断地推动着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使教育从不太公平趋于较公平或更公平。



了解更多详情请关注吉林华图
地址: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御峰广场对面华图教育
联系电话:0437-3259977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教师招聘考试考点结构化观点类:关于“择校热”】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