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敦化华图 >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49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49

2021-06-05 16:16:54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敦化华图教育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49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任务是由教育目的引发,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引导下进行的。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涵盖了对班级的全面管理和对全体学生的全面负责。熟悉工作内容,讲究工作方法,是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前提条件。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一个班级由几十名学生组成,这些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要实现对本班级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就得先了解和研究学生。只有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进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等;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学生的家庭类型(复杂型、一般型、特殊型)、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等;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如遵规守纪、文明礼貌、集体观念以及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特长等;学生的个性情况,如智力特点、情感意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的类型等。二是了解和研究学生集体,主要了解的内容有:班级总人数、性别结构、生源状况、年龄分布、少先队员的人数、学习好中差学生的比例、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班级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班级的班风如何、与其他班级的关系如何、班级内有哪些非正式群体等。

  了解和研究学生,要注意全面性、经常性和发展性。全面性就是要全面地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的不足;既要看到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也要看到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经常性就是要把了解和研究学生作为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做到常抓不懈。发展性就是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既看到学生的过去,也要看到学生的今天,还要预见到学生的明天。

  (二)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主要有:

  1.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班主任在运用观察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主要是确定观察什么和为什么要观察;第二,观察要有计划性和长期性;第三,坚持在活动中观察;第四,观察应分阶段、分重点;第五,要及时作好记录,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去伪存真,写出结论。观察法的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材料直接源于观察过程,所以真实性强。但观察法也有缺点,那就是观察的对象和条件难以控制,表面现象干扰大,情境性和主观性因素多。因此,在运用观察法时,班主任对观察材料的分析处理一定要慎重。

  2.谈话法

  谈话法是班主任有目的、有准备地与学生直接交谈,从中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方法。如果说观察法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外部表现,那么谈话法则是通过学生的心里话,有意识地、主动地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

  谈话法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简单易行的一种常用方法。为了保证谈话取得好的效果,谈话法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定好谈话的目的、内容;第二,对谈话的过程有周密思考,如先谈什么,后谈什么,选择什么地点、时间,采用什么方式等,做到心中有数;第三,谈话态度要亲切、和蔼、诚恳,尽量不使学生感到紧张,更不能造成对立情绪;第四,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谈话技巧,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说出真心话,善于倾听,不轻易打断学生的话。

  此外,班主任还要善于利用非正式的谈话方式了解学生,因为非正式状态下没有特定形式、地点、时间的限制,学生易于敞开心扉,有利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

  3.研究书面材料

  学生的书面材料是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有力凭证,班主任可以通过观看学生的书面材料来了解学生。学生的书面材料包括学生入学登记表、学籍卡、体格检查表、成绩单、日常作业、试卷、笔记、日记等。

  班主任在了解和分析学生书面材料时,必须注意:第一,研究学生的书面材料要建立在对学生尊重、信赖的基础上;第二,对待资料,要用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第三,研究书面材料要同平时的观察、谈话以及老师与同学反映的情况结合起来分析。

  4.调查访问

  调查访问是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它可以分为一般性调查访问和专题性调查访问两种。调查访问的对象很多,它包括学生、老师、学生家长、社会上的干部和群众。调查访问的方式有个别访问、开调查会和座谈会等,班主任还可以将要了解的内容做成问卷,让学生们回答,从而大面积地了解学生。

  班主任向学生作调查,最重要的是亲近学生,同他们交朋友,既做学生的老师,又做他们的知心人。教师还要及时向科任教师和家长作调查,获得有关学生的一些真实情况和生动典型的事例,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和中心工作。班集体是班级建设的最高阶段,优良的班集体对学生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班集体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班级组织建设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进行长期细致的工作。(关于“组织和培养班集体”请参见本章第三节内容)

  三、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

  在小学,班主任一般都兼任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工作。小学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少先队组织在班集体中的核心地位和教育的助手作用,班主任要尊重少先队组织的独立性,要对其热情指导,为少先队活动的开展创设条件。

  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一)宣传少先队的知识

  作为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小学班主任要在平时注意向小学生多宣传介绍少先队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少先队组织的性质有明确的认识。通过宣传介绍培养学生热爱少先队的热情,激发学生入队的强烈愿望。

  (二)发展和教育少先队员

  少先队中队辅导员要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并及时按照《队章》的规定,发展培养少先队员。少先队《队章》规定:凡是7至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加入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由本人向中队委员会提出申请,经中队委员会批准就成为正式的少先队员。《队章》的这一规定明确了少先队组织的群众性特征,即除了年龄的限定外,没有其他任何条件的限制,只要本人提出申请,就应当批准其加入少先队组织,所以班主任应当按照《队章》办事,班主任没有权力以任何理由阻碍学生人队的要求。

  中队辅导员要教育少先队员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务,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勇于实践,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三)指导少先队中队活动

  少先队组织的生命在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实践活动。目前从少先队开展活动的情况来看,少先队活动主要包括以革命传统为主题的活动、以学习科技知识为主题的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在组织活动中,辅导员要发挥少先队员的主动性,放手让队员设计活动,为少先队员自主性的发挥提供空间。在设计活动时,辅导员要对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选择给予建议。辅导员要关注活动的准备过程,在少先队员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活动开展中,辅导员应随时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并给予指导;当活动结束后,辅导员应及时组织少先队员对活动进行总结。

  四、指导小学生的学习

  班级是一个学习的组织,学习是小学生班级生活的中心任务。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也是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种具体表现。抓好学生的学习,一方面要靠各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辅导,另一方面还要靠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作为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应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在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对促进学生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的需要,正如吃饭、休息一样,人本来就有学习的需要。学习需要的满足会使学习需要得到强化,班主任应努力使有不同水平学习需要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满足。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表现,是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自然会有效地学习,班主任在指导学习时应有意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兴趣固然重要,但仅有兴趣是不够的,因为学习毕竟是一种持续的、艰苦的脑力劳动,要学有所得,必须坚毅顽强、刻苦钻研。班主任可以从细节抓起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在经常性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不经意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习惯性的行为具有重复性、强制性。习惯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好习惯影响一生,坏习惯也影响一生。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相对较大,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不注意教育,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再改就比较困难了。小学阶段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帮助小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效率取决于方法,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学生会终身受益,班主任应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如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等。

  (四)加强纪律教育,形成良好的学风

  良好的学风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助于学生成长,有益于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品质的锤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风更是保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班主任要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管理,使他们形成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完成作业,充分利用时间的好习惯。班主任要通过教室整洁的环境、激励性的警句格言条幅等来渲染和增强学习气氛。

  领取免费资料请拨打:0433-8916776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49】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复习资料48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