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2 13:18:46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敦化华图
2022年吉林省考备考言语理解5道真题详解
34.每个人最大的生长空间在其最强的优势领域,一个人才的奇迹都是在最合适自己的岗位上和能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创造出来的。使用人才应当唯器是用,用其所长,各得其宜。
这段话的主旨是( )。
A.要重视和培养人才 B.人才使用应尽其所能
C.人才的成长空间在其优势领域 D.人才使用应各得其所
【答案】D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片段阅读
【考点】主旨概括
【难度系数】易
【作者】武海鹏
【解析】此题的关键点在“应当”二字。文段的第一句话是原因或背景的陈述,第二句话指出作者观点所在。文段的逻辑关系可以简述为“因为每个人……创造出来的,所以使用人才应当……。”D项各得其所属于“唯器是用,用其所长,各得其宜”的用意替换。另外,在主旨概括类题型中如果出现对策句往往就是正确答案,D项属于对策句。因此D项正确。
【纠错】A项并非文段讨论的内容。B项表达语义不完整,应该是人才使用要在合适的位置上尽其所能。C项本末倒置,将文段的背景铺垫式的内容作为主旨。
【信息源】半月评论《人才工作需要科学的人才理念》
原文链接:http://www.docin.com/p-483615170.html
--------------------------------------------------------------------------------------------------
2013-广东-36. 《大秦帝国》、《汉武大帝》、《雍正王朝》……一部部歌颂盛世之治的文艺作品引来无数目光,然而,那些极尽繁华的书写却难掩历史叙事的思想缺失。从政治文化视野看,“盛世情结”叙事往往过分认同人治文化与功利立场。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历史叙事作品缺乏思想 B.“盛世情结”作品的价值局限
C.文艺作品应该抛开功利立场 D.歌颂盛世的作品需重新审视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片段阅读
【考点】意图推断
【难度系数】中等
【作者】武海鹏
【解析】此题的关键点在“然而”“过分认同”等字眼。文段首先指出歌颂盛世之治的文艺作品引来无数目光,然后用转折词“然而”一词引出作者对此类作品有不同的看法,指出此类作品“难掩历史叙事的思想缺失”。“过分认同人治文化与功利立场”可以看出作者对具有“盛世情结”作品传递的某些价值观的不认同,因为“人治文化和功利立场”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盛世情结”对应“价值观局限”,所以B项为正确答案。
【纠错】A项较具迷惑性。“盛世情结”作品思想缺乏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A项错在两个方面:第一,偷换概念,表述过于绝对。文段中说的是“难掩历史叙事的思想缺乏”,即从历史角度看此类作品思想缺乏,而非“历史叙事作品缺乏思想”;第二,表达文段意思不精确,“思想缺乏”只是概括指出了“盛世情结”作品存在的问题,但对作者提出的“过分认同人治文化与功利立场”的较为具体的问题没有精确表述。C项属于呼吁型选项,貌似意图推断题的答案。但是其表述过于片面。D项也是呼吁型选项,但属于过度引申。
【信息源】人民日报 《历史文艺“盛世情结”的价值局限》
原文链接:http://theory.people.com.cn/GB/11296695.html
--------------------------------------------------------------------------------------------------
2013-广东-26. 大学的真正自治,是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第一步,自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一个自治的教学和学术共同体作为一个充分的自为者,不仅有建立自己的宗旨、品格、学术与道德标准和荣誉的必要,而且也有联合其他大学共同扞卫大学的声誉、学术和道德标准的动力,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中国大学和学术界种种腐败以及更为普遍的灰色学术,才会失去所以滋生的土地和庇护的依靠。中国大学就能走进它们从来没有进去过的象牙之塔。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中国如何才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B.中国大学真正自治的重要性
C.中国学术腐败和灰色学术产生的根源
D.中国大学如何才能摆脱象牙塔的限制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片段阅读
【考点】意图推断
【难度系数】易
【作者】武海鹏
【解析】此文段的结构为总分类。首先指出“大学的真正自治,是中国建立现代
以上就是【2022年吉林省考备考言语理解5道真题详解】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2022年吉林省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逻辑填空之逻辑关系再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