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松原华图 >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柏拉图的“乌托邦”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柏拉图的“乌托邦”

2021-09-08 16:31:00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松原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柏拉图的“乌托邦”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在教育学发展的萌芽阶段是考查频次较高的人物。其题型多以客观题为主,内容多针对其思想、著作来进行考查。等下面我们将针对这部分知识点来进行学习,希望能够给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1.柏拉图之地位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写下了许多著作,他记载的苏格拉底对话录成为后人研究他们思想的主要来源,因此苏格拉底被称为——欧洲教育史上最早具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

  2.柏拉图之《理想国》

  柏拉图一生写下许多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为《理想国》。在这本书中,柏拉图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认为理想的城邦应该分为三种不同的阶级:哲学王、军人和劳动者。哲学王拥有智慧,掌握真理,居于国家的统治地位。次之的是具有勇敢美德的军人。第三类人具有节制美德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理想国中同样拥有四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而这三类人各司其职,安守本分,和谐一致就是正义。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教育:有一群囚犯在洞穴中,他们的手脚都被捆绑住不能动,只能背对着洞口。在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有一堆火。在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身后到火堆之间的影子,误以为那便是真实的东西。最后有一个人挣脱了枷锁,第一次看到了真是的食物,当他返回洞穴试图和其他人解释哪些看到的影子只是虚幻的事物时,那些囚犯并不相信,并认为那个人是愚蠢的。而柏拉图意在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知识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真实的事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洞穴理论”。

  3.柏拉图之教育目的

  在《理想国》中将人分为三类,因此教育旨在培养手工业者、军人、哲学王三类人,而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有智慧的哲学王。

  4.柏拉图之思想

  (1)认识论:柏拉图提出“回忆说”,认为知识即回忆——人的一切知识都是有天赋而来,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人的灵魂中,因此知识是对理念世界的回忆。他认为感性的个别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知识,只有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这样才能把握真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的固有知识,教学过程是回忆理念的过程。

  (2)寓学习于游戏: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寓学习于游戏”的教育思想,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的最好方式,主张教学和游戏相结合。

  (3)四科教育:柏拉图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数、几何、天文和音乐,将其纳入教学科目。

  下面我们用两道题来对这一个知识点进行巩固:

  1.【单选题】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最高教育目标是培养( )。

  A.武士 B.能言善辩的人

  C.道德高尚的人 D.哲学王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人物与观点相对应。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故本题选D。

  2.【单选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一个完美的理想的国家必须由三部分人组成: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选拔这些人,使其各司其职。这说明柏拉图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宗教本位论

  【答案】A。解析:柏拉图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和选拔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使其各司其职。该说法强调的是教育培养社会公民的目的,属于社会本位论。故本题选A。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柏拉图的“乌托邦”】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