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松原华图 >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教育学常考人物-梁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教育学常考人物-梁漱溟

2021-09-08 16:28:36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松原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教育学常考人物-梁漱溟

  一、时代背景

  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遭到了空前的怀疑。许多人把国家、民族的落后归因于传统文化的不足,这种疑古思潮在当时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但其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不可避免有走极端的危险,并因此而引起了一部分人的不满。伴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一股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用东方文化救国的思潮也逐渐兴起。持东方文化救国论的这一部分人统称为东方文化派,梁漱溟便是其中之一的人物。

  二、人物简介

  梁漱溟出生于1893年,逝世于1988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国学大师,中国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中国乡村运动的实践者,有“中国最后一个儒家”之称。其代表作有《中国人》、《做人与读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梁漱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混乱的局面,深受当时社会状况的感染,他开对中国的现状进行思考,特别是中国的文化,他从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深思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把理论体系用于实践。

  三、教育贡献

  他中国近代伟大的乡村教育的实践者,因此梁漱溟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乡村教育理论与乡村教育的实施上面。

  (一)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是从寻找中国问题的病因入手的。他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愚”“穷”“弱”“私”,教育就是要让人们认识到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并且克服这个劣根性。而中国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乡村,中国社会就是个乡村社会,中国的出路在乡村,所以要救中国就要从改良中国乡村教育做起。

  中国的社会问题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相遇,中国文化相形见绌,为应付新问题而学西洋,结果中国老文化破坏殆尽,中国农村破产崩溃。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际上是合二为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乡村建设以乡村教育为方法,乡村教育以乡村建设为目标。

  (二)乡村教育的实施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还体现在他的乡村教育实践上,早在1931年,梁漱溟便在山东邹平建立中国乡村建设研究院,专门研究乡村教育,培养乡村教育人才,开始探索乡村教育实践之路,两年后有开办乡农学校。

  1.乡农学校的设立。

  乡农学校包括存学和乡学两级。从教育程度上看,文盲、半文盲入村学,识字的农民入乡学;从教育行政上看,乡学是村学的教育上层机构,村学是乡学的基础组织。

  2.乡农学校组织原则:①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②学校式的教育和社会式的教育融合归一。

  3.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

  一方面教授学生公共课程,比如唱歌、识字,讲普通话等,都是农民用得着愿意接受的普通课程,另一方面就是教授农民社会实践能力,比如种植棉花的技术,编织麻袋的技术等,教会农民学以致用,所以农民的接受程度就很高。总之乡农教育就是完全符合乡村建设的实际需要。

  四、练习题

  1.【2018·辽宁】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梁漱溟 B.晏阳初 C.黄炎培 D.陶行知

  1.【答案】A。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代表人物。梁漱溟致力于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认为“愚、穷、弱、私”只是表面问题,中国落后的根源在于文化失调。而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故提倡乡村建设,或可说是一种建国运动。A项正确。

  B选项,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黄炎培提出职业教育,主张“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教育学常考人物-梁漱溟】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