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社会工作者考试 > 试题资料 > 单选题:“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属于《刑法》的()原

单选题:“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属于《刑法》的()原则。

2021-04-24 08:43:4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单选题:“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属于《刑法》的()原则。

【导读】华图社区工作者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单选题:“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属于《刑法》的()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属于《刑法》的()原则。,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属于《刑法》的()原则。

  A.罪刑法定

  B.罪责刑相适应

  C.适用平等

  D.法不溯及既往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根据《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亦可称罪刑均衡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之一,指犯多重的罪,就应承担多重的刑事责任;重罪重判,轻罪轻判,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虑犯罪人的客观危害和其他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根据《刑法》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适用平等原则是中国刑法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之一,指对于一切人的合法权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护,不允许有任何歧视。根据《刑法》第四条,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不符合题意,排除。

  D项:“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项基本的法治原则。通俗地讲,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规定去约束昨天的行为。在我国,“法无溯及力”同样适用于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不符合题意,排除。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单选题:“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属于《刑法》的()原则。】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