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柳河华图 > 2022小学教师招聘之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

2022小学教师招聘之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目标解读

2022-06-07 17:14:56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柳河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小学教师招聘之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目标解读

  教师招聘考试对语文新课标向来重点考查,除了以选择、填空、简答对其基本知识点进行常规性考查外,还会在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过程中以深层次的方式考查到。另外,在面试说课环节如能根据课文所在学段适当插入课标对具体教学建议等环节的原话,也是考生的加分亮点。

  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从“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构建语文的目标体系,目标围。绕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学识、能力、技艺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既涵盖知识传授,也有技能培养和价值养成。由于学生年龄、心理成长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他们对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修养的培养都有一定的接受限度,因此义务教育阶段分四个学段对语文课程学习提出了阶段性的层进式目标。为帮助考生理解记忆,现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综合性学习

0

  综合性学习是什么?

  综合性学习就是超越课堂,超越传统的学校学习模式,使学生置身于现实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是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设定总体来说就是为了体现学习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以及探究性。

  目前在小学课本中都有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安排,呈现方式上也有两个特点:1.不特立独行,与单元专题保持一致;2.提示语要求不是整体呈现,而是在整个单元都有所涉及,基本上在单元课文内都有所穿插,所以说综合性学习和语文教学时相互依存的关系。

  综合性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和安排,应该把握好

  1.利用好现实资源,加强体验学习

  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搜集和寻找资源。

  2.应更好地结合周边资源

  3. 综合性学习从整体上推进“听说读写”的共同作用

  正是由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了、观察了、感受了、经历了、体验了、交流了……学生“阅读”文本时,理解得更快更深了,“口语交际”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写作”时有内容可写了,听说读写能力自然提高了。

  所以综合性学习中一定要提倡学省多说、多写、多练,促进学习的多元化。

  案例:“找春天”一年级下识字1设计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生1:(神秘地拎一个大口袋,走上讲台)请大家猜这裤袋里是什么——(说着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拉出一只风筝,显得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做的!

  师:春天,是放风筝最好的季节,你能当场给我们表演一下放风筝的样子吗?(该生牵着线围绕着教室四周快跑,风筝向上飘起来)

  师:大家注意:你们看他放风筝时,发现了什么问题没有?(学生一下不明白老师提问)

  师: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疑问:他牵着线跑,风筝为什么会向上飞呢?

  生众:(一下愣住)有的想说有数不清楚

  师:这个问题很有趣,你们记载脑子里,回去思考,以后我们专门组织一次活动,大家来讨论交流。(老师有意留下一个悬念,在学生心里播下一颗求索的种子)

  师:春天,是放风筝最理想的季节,先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做这只风筝的过程,好吗?

  生1:我先找到材料,然后画个样子,再照这样子做……(学生说的时候出现语病,老师及时纠正,最后让连起来说一遍)

  师:大家听得都很用心,说不定你也学会做风筝了,有兴趣的回家做一个,到时候我们来个风筝展览和放风筝大赛(老师又埋下一颗“综合学习”的种子)

  【点评】1.把实践活动和听、说的练习结合起来了。2.把语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以及科技活动结合起来了。这种结合,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基本上都是主体性,个性化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渗透了爱自然、爱科学、爱发现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这都是符合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的。


领取免费学习资料,获取最新考情考态,添加柳河华图小客服微信19969533095,电话:0435-7581587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小学教师招聘之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综合性学习目标解读】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敲重点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