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临江华图 > 雷惊天地龙蛇蛰——清明节的那些事儿_临江华图

雷惊天地龙蛇蛰——清明节的那些事儿_临江华图

2022-04-27 09:17:2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临江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雷惊天地龙蛇蛰——清明节的那些事儿_临江华图

  雷惊天地龙蛇蛰——清明节的那些事儿

  雷惊天地龙蛇蛰——清明节的那些事儿由华图事业单位招聘网提供,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内容,事业单位备考常识,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的内容,请关注华图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又是一年清明节,关于清明节的干货知识你了解多少?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我国传统节日。斗指乙(斗指北斗;乙,天干之一。表示清明时节北斗柄指向天干“乙”和地支“辰”的方位)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

  一、节日习俗

  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考古发掘,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表明上古先民在万年前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与礼俗观念。唐代是我国南北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全国各地。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插柳。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第一种传说,据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第二种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第三种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放风筝。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二、诗词谚语

  1. 诗词名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杜牧《清明》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唐代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代韩翃《寒食》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代晏殊《破阵子·春景》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宋代黄庭坚《清明》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代程颢《郊行即事》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宋代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清明诗词名篇

  更多招考资讯关注临江华图,咨询热线:0439-5230193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雷惊天地龙蛇蛰——清明节的那些事儿_临江华图】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敲重点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