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7 13:16:51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农安华图
农安华图吉林省考行测辅导:主体无处藏
在做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的时候,不管是片段阅读类题,还是语句表达类题型,材料主体的准确把握,对于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均有很大的帮助。
1、什么是主体?
整个文段围绕一个话题展开,我们把这个话题词叫做文段主体词语,简称主体。
2、主体的特性
(1)主体多为名词
根据词性,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2大类、12小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根据历年真题的分析,主体基本都为名词。
(2)主体多是文段中出现的高频词
在考试中选取的材料一般都是围绕某个话题在继续,虽然材料相对较短,但是话题的中心词仍然会出现相对较多的次数,所以在材料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往往就是主体。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名词定位也好,还是频率定位也好,一定要注意主体之间的同意替换问题,诸如,材料中一直出现小明,但其实小明在选项出现时,有可能是大明的儿子这样的同意替换。
(3)主体多是专业性词汇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材料很多时候都是从一些专业性质比较强的文章中截取出来的文段,而这段材料一定是在围绕这个比较专业化的名词在展开论述。所以,当考生在阅读材料时,碰到了专业名词,那么就要多留意了,因为专业词汇往往就是我们要找的主体。
3、主体排除法的应用
主体排除法是从选项入手,观察选项的主体,选项的主体要和原文保持一致,和原文主体不一致的选项,均可以直接排除掉。
例、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大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发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且清新宜人。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A.闪电的形成机制
B.宇宙射线对人类的危害
C.臭氧对人类的贡献
D.闪电对地球的保护作用
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发现,整个材料都在围绕“闪电”在写,并且“闪电”满足我们讲到的主体特性,所以可以确定“闪电”为材料的主体。从选项入手,我们直接就可以排除掉B项和C项。那么只剩A项和D项就容易了,可以看到整个材料都在说“闪电”的清洁和保护作用,直接就可以把答案定位到D选项。
华图教育-农安华图
报名电话:0431-81856401
咨询&开课地点::农安县站前街与新华路交汇(客运站南行200米)
报名网址:https://jl.huatu.com/
以上就是【农安华图吉林省考行测辅导:主体无处藏】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