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7 09:40:1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农安华图
农安华图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言语理解援引观点法
片段阅读技巧——援引观点法
在言语题中有很多题型需要我们掌握文章重点选择答案,如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等。在时间紧张、选项迷惑性很大的情况下,有时找重点需要借助一些技法来完成,援引观点法有时会帮助我们“秒杀”很多题目,让我们较快较准确地找到作者的观点。
在片段阅读中我们常常要寻找“观点”或“对策”,它们往往就是一个文段的核心话题,援引观点法就是帮助我们在作者引用他人观点的情况下,将作者自身的观点找到找准确,那么它就是文段的重中之重,进而就可依此判断出四个选项的倾向性,选择一个同义替换更合适的选项。
对于这么重要的作者观点应该如何找到它?一般来说,我们最常是使用的是“关联词法”、“行文脉络法”。若文段中出现了“援引观点”,那往往围绕文段中引用观点的选项是干扰项。援引观点也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为“正向援引”,即作者观点与援引的观点一致,常见的格式为“(正如)xxx+结论性引导词(因此/所以/可见/总之)+作者观点”,这时作者观点和援引观点一致,所以直接看作者的观点就可以了,若作者观点没有明确出现,也可根据援引的观点分析得出。
第二种为“反向援引”即作者观点与援引观点相反,常见的格式为“有人认为/通常认为/传统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多数人以为”或“xxx+转折性引导词(但是/其实/实际上/事实上)+作者观点”,这时要看转折词后的作者观点是什么,若选项围绕援引观点展开,则为干扰项,若作者没有明确表达观点,那么也可以根据所援引观点的反方向分析得出。下面参考一道真题:
孔子尝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并得到各种回答。尤其在汉代,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兴趣,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有时候人们确实觉得后者更重要,但这并非由于死本身,而是因为人们最终分析认为,死是生的延续。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孔子关于生死的看法对中国人产生深远影响
B.生与死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
C.中国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讨论实际以生为旨归
D.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答案源自讨论者的不同观念
文段先引用孔子的观点提出“未知生,焉知死?”随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生与死是中国人始终关心的问题”,再用转折连词“然而”引出文段主旨句,即“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后文对这一观点加以解释说明。可见,作者观点与援引观点相一致,此时C项的表述为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其中“以生为旨归”即等同于“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我们发现,依靠援引观点法解题常常帮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分析作者观点,对于文段较长、较耗费时间的言语题来说十分受用!我们知道言语题根据提问方式可以详细划分为11种题型,其中方法也是“千千万”,这里只列举了一种技法,除此之外,像“主题排除法”、“原因推断法”、“举例论证法”等也是常用的技法,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总结学习。考试即将到来,笔者再次建议广大考生刷题之余,别忘了总结解题技巧、方法哦!
华图教育-农安华图
报名电话:0431-81856401
咨询&开课地点::农安县站前街与新华路交汇(客运站南行200米)
报名网址:https://jl.huatu.com/
以上就是【农安华图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言语理解援引观点法】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农安华图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言语理解意图判断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