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卫星华图 >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言语理解“反面论证”的妙用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言语理解“反面论证”的妙用

2022-01-28 10:59:04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言语理解“反面论证”的妙用

 

  【例】某些科学真理是亘古永恒的,但传播形式却不能一成不变。“若无新变,不能代雄。”如果不掌握新的传播手段,科学普及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更不用说产生“爆款”了。尤其在信息技术一日千里、迭代加速的今天,科普工作更是面临“言之不微,行而不远”的境地,如果不与“微时代”的各种传播平台相结合,不但无法抵达受众的心里,甚至可能陷入寸步难行的尴尬境地。

  上述文段意在说明:

  A.主动求新求变就会多出科普“爆款”

  B.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剧科普困境

  C.科普传播应与时俱进拥抱“微时代”

  D.科学真理的传播形式不能一成不变

  【华图解析】C。文段围绕“科普传播手段”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先指出了科普传播要掌握新的传播手段,然后用“如果不……甚至可能……”从反面具体论证了在今天科普工作要与“微时代”的各种平台相结合。那么,文段的重点就应该是科普宣传要变,要与“微时代”的各种传播平台相结合,答案基本锁定为C选项。A项“就会”表述过于绝对,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仅是尾句前半部分的内容概括,非重点,排除。D项未指出具体改变方式,过于笼统,排除。故本题的答案选C。

  结合这道题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如果在一个主旨观点题的尾句中出现了诸如“如果不……就……”这样的反面论证,那就应该要留心注意它极有可能就是通过反面来论证作者的观点,表达文段的主旨。

  那接下来咱们再通过一道题来感知一下反面论证的妙用。

  【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在当下,如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试想,如果传统文化失去了与时代的连接、缺少了与现代人的情感沟通和心灵默契,“仅止于几个人在书房中互相叹赏”,那和一堆零散的符号、呆板的素材又有什么区别?只有从“沉睡”中再出发,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更具时代特色的、富有创新力的文化自信。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B.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C.文物应走出封闭状态,向公众开放

  D.传统文化应加强与时代的连接

  【华图解析】D。文段首先指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而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问题。接下来用“如果传统文化失去了与时代的连接……又有什么区别?”从反面论证强调了传统文化要与时代相连接。尾句通过“只有……才……”的句式进一步强调传统文化再出发,与时代连接的观点,所以综合来看,答案基本上就是D。A项是文段论述的背景,非重点,排除。B、C两项只提到“文物”,而文段论述话题为“传统文化”,排除。那么本题的答案只能是D。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言语理解“反面论证”的妙用】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之平均数增长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敲重点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