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大安华图 > 申论热点:人民日报点评知网太霸道

申论热点:人民日报点评知网太霸道

2021-12-27 09:51:2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申论热点:人民日报点评知网太霸道

  【热点事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9岁退休教授赵德馨状告中国知网侵权胜诉后论文被下架,此事经长江日报率先报道后在全国引发持续关注,人民日报客户端和人民日报微博12月9日一天两次就此刊发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微博以“人民日报评中国知网”的话题发布评论:近年来,中国知网面临的定价风波、版权争端不断,官司缠身、备受诟病。是时候反思己身,刷新经营理念了!拿出行动,变革收录、运营与盈利模式,多些公益性、少些铜臭味,中国知网才能行稳致远,把知识之网织密织好。

  当天20时许,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题为《作者维权胜诉就让论文下架,这种做法太霸道》的“人民锐评”:影响越大,责任越大,知网这样的平台,任何时候都不应滥用影响力,搞成了“店大欺客”,更不应输了官司就意气用事。面对维权和批评,知网应当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赢得大家的谅解,虚心接受监督和批评,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发展上,找到合理合法的平衡点,这才是长远发展的正道。评论还认为,“中国知网不能输了官司就下架我的文章。”这是赵教授的观点,也道出了广大用户的心声。

  任何企业都必须执法懂法守法,知网知否?

  【综合分析】

  目前在我国,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知网这样的平台一直存在争议。知网是国内最大的知识数据库,自称“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但同时知网作为一家商业数据库,做的则是学术生意。赵德馨教授文章被下架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关注,舆论对知网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收费贵、知识产权垄断、三方利益分配问题。

  收费贵体现在每年知网的使用价格都在上涨,而学校、学者、学生都需要用到知网,知网作为卖方,从来都不太需要担心市场和价格。其次,由于新的数字版权制度规范还未形成,知网这样的商业数据库平台掌握主动权,让“低买高卖”得以持续多年。

  知识产权垄断体现在知网霸王条款自定的“强制授权”。中国知网获取论文著作权的方式,是建立在渠道优势乃至垄断之上的,很多学术期刊不敢不让知网转载,因为一旦在知网上检索不到,期刊和文章的影响力都会降低,而转载之后反而能扩大名声,因此造成了知网行业垄断的现象。

  三方利益分配问题体现在一方面是由于学术要求进行论文查重,论文查重收费较高,作者下载自己的论文也要被收钱,另一方面则是知网收录学术期刊往往是低价甚至不花钱就能收录,到用户下载时却标上高价不告知作者。论文作者呕心沥血创作出的成果,发表后被收入中国知网系统,用于牟取高额经济利益,而原作者却无法从中获得应有报酬,这实际上就是在做“借鸡生蛋”的生意,侵犯作者的权利。

  究其原因,具有同样影响力的数据库平台过少,知网就一家独大了。因此,知网作为国内大型中文数据库,在学术界有着行业领先甚至垄断的影响力。创新是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知网“借鸡生蛋”这本生意经该改改了,回归公益、与作者共赢才是推动创新的正途大道。

  【提出对策】

  1.企业需要改正经验理念,平衡公益与收益。企业应改正经营理念,变革收录、运营与盈利模式,注重发展公益共享平台,增加公共服务,而保留付费项目,兼顾公益性和商业活力。

  2.政府应加强引导与监督,规范企业运营活动。有关部门应以知识产权法为指导,完善相应的版权版税实施办法,细化作者—出版方—转载方的权责利,督促各法人主体践行法治理念,规范运营机构经营活动行为。

  3.社会应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既要保护知识产权,也要实现知识的共享,媒体引导争取的舆论导向,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申论热点:人民日报点评知网太霸道】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2022省考行测类比推理中的历史典故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敲重点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