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19:14:4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白城华图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饿猫迷笼实验
【实验者】桑代克
【实验过程】把一只饿猫关在迷笼中,笼子外放着鱼、肉等食物,笼中设置有一个踏板用来打开笼门。开始猫在笼中用爪子够食,失败后便乱咬、乱跑。后来偶然碰到了踏板,打开了笼门,吃到了食物。桑代克记录下猫逃出迷笼所花的时间,而后再把它放进笼中,进行下一轮尝试,如此重复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猫逃出笼外所需的时间逐渐减少,无效动作逐渐被排除。直到最后,猫一进迷笼,就直接去动可以开门的踏板。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应逐渐增加,最后形成固定的刺激反应,也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了联结(S—R)。在此基础上,桑代克总结了学习的三条规律:
准备律: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境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如在实验中,要保证学习发生,猫必须处于饥饿状态。
练习律:对于已经形成的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的联结,正确的重复会增强这一联结。如猫在偶尔一次碰到开关后逃出了迷笼,经过“逃出—放回”如此重复多次,才学会开门。获取更多相关公考资料详情咨询白城华图——ht3214567
以上就是【《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之饿猫迷笼实验】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