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技巧 >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学习迁移的理论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学习迁移的理论

2021-09-08 13:58:42 教师招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1年吉林省教师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学习迁移的理论

  hot点击抽奖:9月幸运季!参与抽奖100%中,100%!【点我抽奖】

  学习迁移理论是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大多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察,但也有部分考试中出现了简答和案例分析题。需要各位考生认真备考。不仅要掌握一些识记型的知识点,更要深层次的理解每个理论的核心观点。该部分知识点,考察的难度中等,但不同学习迁移理论、代表人物、相关实验名称也比较容易混淆。今天,将会为您清晰梳理,希望能够有助于您对其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再考试当中准确拿分。

  一、形式训练说(最早的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

  代表人物:沃尔夫

  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官能心理学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人的心智是由许多不同的官能组成的,不同的官能活动相互配合就构成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而各种官能可以像训练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加力量。

  因此,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而且,迁移的产生将是无条件的、自发的。它认为在学校中,传递知识(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习的东西具有训练官能的价值。例如,难记的古典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难题,被视为训练官能的最好材料。

  然而,形式训练说对迁移的解释是从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的,其假设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和现实依据。但即便如此,形式训练说作为最早对于学习迁移现象做出解释的理论,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相同要素说

  代表人物:桑代克、伍德沃斯

  主要观点:桑代克和伍德沃斯并不认同形式训练说关于“学习迁移是自动无条件发生的”这一观点,认为迁移的发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一学习之所以有助于另一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相同因素的原因。若两种情境含有共同因素,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种因素的共同性,总有迁移现象发生。

  相关实验:“形状知觉实验”

  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训练他们判断各种形状、大小图形的面积。首先,对象接受预测,要求估计127个矩形、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了解他们判断各种图形面积的能力。然后用90个平行四边形训练对象。最后,对实验对象进行两种测验:1.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长方形的面积;2.判断27个曾在初测中使用过的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结果表明,这样的训练只是提高了被试对长方形面积的判断成绩,他们对三角形、圆形、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判断成绩却没有提高。

  据此,他认为,学习中训练某一官能未必能使它的所有方面都得到改善。他认为两种学习之间只具有相同因素时,才会发生迁移。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例如,由于骑单车与骑摩托车在协调和操作方式上有相同因素,所以迁移就容易发生。

  三、经验类化说

  代表人物:贾德

  主要观点:贾德认为,桑代克与伍德沃斯所说的两个情境间的共同要素是迁移发生的前提,固然是重要的,但并非迁移发生的关键。迁移的关键在于是否对于学习者能否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学习了概括化的原理,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由此,贾德的理论被称为“经验类化说”,也成为“概括化理论”。

  相关实验:“水下打靶”实验

  实验以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小学生作被试,分成AB两组,要他们练习用标枪投中水下的靶子。在实验前,对A组讲授了光学折射原理,B组不讲授,只能从尝试中获得一些经验。在开始投掷练习时,靶子置于水下1.2英寸处。结果,讲授过和未讲授过折射原理的学生,其成绩相同。这是由于在开始测验中,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会运用标枪,理论的说明不能代替练习。当把水下1.2英寸处的靶子移到水下4英寸时,两组的差异就明显地表现出来。未讲授折射原理一组的学生不能运用水下1.2英寸的投掷经验以改进靶子位于水下4英寸处的投掷练习,错误持续发生。而学过折射原理的学生,则能迅速适应水下4英寸的学习情境,学得快,投得准。

  由此,贾德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经验的类化。贾德的理论揭示了原理、法则等概括化的理论知识在迁移中的作用,开始涉及高级的认知领域的迁移问题,为学习迁移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四、关系转化说

  代表人物:苛勒(格式塔派心理学家)

  主要观点:苛勒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自动产生。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学生"顿悟"情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

  相关实验:小鸡啄米实验

  他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问题是:如果小鸡仍然到深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由于相同要素的作用;如果小鸡是到两张纸中颜色更深的那张(即黑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那就证明迁移是对关系作出的反应。实验表明:小鸡对新刺激(黑色纸)的反应为70%,对原来的阳性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是30%;而幼儿在做同样的实验时始终对黑色纸的刺激作出反应。

  由此,苛勒认为这结果证明是情景中的关系对迁移起了作用,而不是其中的相同要素,被试选择的不是刺激的绝对性质而是比较其相对关系(把在前一种情景中学会的关系即“食物总是在颜色较深的纸下面”迁移到后一种情景中,从而做出了正确的反应)。

  苛勒通过实验证明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即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其中后者比前者重要。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并不取决于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的要素,也不取决于对原理的孤立的掌握,而是取决于个体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即对情境中一切关系的理解和顿悟是获得一般迁移的最根本要素和真正手段。苛勒认为,人们越能发现事物之间关系,则越能加以概括、推广,迁移越普遍。

  六、小试牛刀

  1.【单选题】最早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 ( )。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类化说

  C.共同要素说 D.认知同化说

  【参考答案】A。

  解析:最早对学习迁移现象做出系统解释的应试以沃尔夫等人提出的“形式训练说”,该理论认为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的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想象力等而实现的。而且,迁移的产生将是无条件的、自发的。因此选择A选项。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0元购课
吉林华图:jlhtsydw
想考上教师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