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8 11:47:57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松原华图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备考:学习与学习理论
教学高频考点
1.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类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2.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根据学习进行的不同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按学习的内容,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布卢姆将学习的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4.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分化是指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二者是一个互补的过程。
5.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S—R,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6.斯金纳将条件作用分为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1)强化(正强化、负强化);(2)消退;(3)惩罚。
7.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过程。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8.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新的完形,学习过程是对情境的突然顿悟的过程。
9.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① 动机原则;② 结构原则;③ 程序原则;④ 强化原则。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就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即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先行组织者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而又与学习材料有关,是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桥梁”。
11.人本主义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主张指导教学模式。罗杰斯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情感和认知。教育就是促进这两方面同时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人”。
12.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
(1)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
(2)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学观: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高频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指出的现象属于( )。
A.教师主导作用分行
B.泛化
C.消退
D.遗忘
2.桑代克发现“一个已经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并把它称为(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定势律
D.效果律
3.儿童有了改正错误行为的表现,家长取消限制游戏的禁令属于( )。
A.消退
B.惩罚
C.泛化
D.负强化
4.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C.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5.海明威曾说,他每完成一部分创作之后,他就奖励自己一杯咖啡,然后继续写作,这在班杜拉看来,属于( )
A.外部强化
B.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6.李明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帮助自己理解书中的内容,并力图使之能够指导自己的工作,这在布鲁纳看来属于的学习过程是( )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
C.知识的同化
D.知识的评价
7.可以解释“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象的理论是( )
A.认知建构主义
B.格式塔学习理论
C.社会建构主义
D.社会学习理论
8.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进行,这强调的是( )
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B.学习的实践性
C.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D.学习的情境性
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 )
A.知识的灌输者
B.父母的代言人
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D.学生生活的照看人
10.马斯洛强调学生的学习应该是( )
A.意义学习
B.有意义学习
C.内在学习
D.自主学习
二、简答题
11.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12.简述建构主义知识观。
三、辨析题
13.发现学习一定优于接受学习。
14.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15.所有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引起的。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泛化和分化以及消退是巴甫洛夫根据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提出来的。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相似的单词不能加以正确指出的现象属于泛化。因此选 B 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削弱,并最终消失,即条件反射的消退。
2. 答案:B
解析: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练习律又分为失用律和应用律, 应用联结使其变强就是应用律,而不用联结使其变弱就是失用律,因此选 B 准备律桑代克讲的准备不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后来的研究表明这也是必须的),而是指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时动机的准备。效果律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
3. 答案:D
解析:斯金纳提出了强化概念。负强化是指取消一个厌恶性刺激以提高行为反应概率。本题中,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改正错误的行为反应概率,取消了一个让孩子不愉快的刺激——限制游戏禁令。
消退是指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如狗由于每次都在听到铃声后吃到肉,因此就产生了只要听铃声就分泌唾液的现象。但一旦长时间的只摇铃铛不给肉,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如小明不认真听讲,老师让他站在教室后面。泛化是指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如杯弓蛇影。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态度的定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5. 答案:D
解析:班杜拉将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强化属于外部强化,也叫直接强化。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同样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属于替代强化。人们对达到自己预期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以激励自己,这是自我强化。海明威每当完成一部分创作,就自己给自己奖励一杯咖啡,属于自我强化。
6. 答案:B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分别是新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新知识的获得是指对新知识的记忆。知识的转化是指超越给定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 以适合新任务。评价是指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查,检查经过转化后的知识是否适合新的任务, 运用地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本题涉及的过程是知识的转化。
7. 答案:A
解析:认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人与人的互动在意义获得中的作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指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知识经验不同,对于同样一个新知识的理解就不同,这反映了认知建构主义中的知识的不确定性和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8. 答案:D
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当学习是在脱离了知识发生的具体场景的情形下进行时学生的学习往往是惰性的,这种学习特征被称之为学习的去情境性。当学习是在知识真实使用的场景中进行时,表现了学习的情境性特点。
9. 答案:C
解析: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生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生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子进入教室的,这都要求教师改变角色,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10. 答案:C
解析:马斯洛将学习分为外在学习和内在学习。外在学习是单纯依赖强化和条件作用的学习。内在学习是指依靠学生内在驱动.充分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学习。
二、简答题
11. 【参考答案】
(1) 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并认为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2) 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的联系,即非字面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语词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一旦新旧知识建立这种实质性的联系,学习者就可以用不同形式表达相同的意思。所谓非人为的联系,即有内在联系而非任意性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了某种合理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3) 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②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第一,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以便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第二,学习者必
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12. 【参考答案】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包括:
(1)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2)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 ,而是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 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三、辨析题
13. 【参考答案】错误。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是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进行的方式的不同而对学习进行的分类,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14. 【参考答案】错误。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
15. 【参考答案】错误。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无论是外显行为,还是行为潜能, 只有发生较为持久的改变,才算是学习。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均可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由于它们所引起的变化都是比较短暂的,故不能视为学习。
以上就是【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备考:学习与学习理论】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