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教育又该如何定义,古今中外众多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从各种角度对这个问题作过回答:“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过程。”如此等等。有人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有人从教育对象的角度,有人从教育价值的角度,有人从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角度,有人从教育效果的角度,对教育进行界说。虽然这些都只是揭示了教育的某一侧面的特征,但是,它们毕竟是越来越趋近教育的内涵。
一、教育的概念解析
在我国,“教育”一词中的两个字最早并不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教”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中,“育”字最早见于小篆,均为象形文字。此后,比较早的使用是在古代典籍《中庸》中:“修道之谓教。”《荀子》中对“教”字的解释是“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而中国最早的教育学文献《学记》中对“教”的意义的解释,在“长善”的基础上,又注意到了另一方面“救失”,即“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教”和“育”分别作了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和“育”二字连在一起使用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清代甲午战争后,中国青年大批留学日本。随着日文书籍越来越多地被翻译和介绍到中国,日文中的“教育”一词也就被一同翻译过来,“教育”、“教育学”等术语也就渐渐在中国的文化教育界被频繁使用。1906年,清朝学部奏请皇帝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以后,学部正式改为“教育部”。至此,“教育”一词就正式成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导出”,意即对人实行某种引导,引申为把人的某种天赋力量或潜质发掘出来,培育出来。
二、教育的定义
1.广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影响人的活动。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无论是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有计划或无计划的,系统的或零散的,都是教育。如:人的一生是接受教育的一生。这里的“教育”就是一个广义的教育。在现代这个学习型社会里,广义的教育弥散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在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框架下,从总的方面来说,学校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四个构成部分。
三、教育的属性
对教育的属性的理解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它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特定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用一定的专门的方式,把人类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行、态度情感、知识文化和智慧才能,使他们的身心获得预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人类智慧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结晶。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动物界是不存在的。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从教育的起源上看,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教育肩负着传递人类经验的使命,与人类社会一同出现;从教育的未来走向上看,教育是形成人的现代素质的必要途径,是经济持续发展和政治文明进步的关键因素。因而,人类社会离不开教育,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劳动方式、生产性质的变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必然要引起教育功能、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变化,因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发展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功能、内容、方法手段等要素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特点。因此,教育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历史性。
(3)教育具有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必须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诉求。因此,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4)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一方面受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的政治经济制约,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有它自身的相对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