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10:14:21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一所985大学在读博士生对记者表示,根据陈某石的实验记录,刚开始他连基因是什么都不清楚,“连基因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小朋友,怎么可能明白基因片段和癌症直接的关系?”
在水木社区论坛里,网友跟帖评论,“牛,直接进中科院读博士吧。这得从小在实验室做实验,听报告长大的。关键是要有狂热的兴趣才能实现。”“这一看就是父母研究这一块的啊,这篇大概是个医学硕士生的水平了。”
知名医疗媒体账号“丁香园”评论说,“纵观整个获奖项目,不论是项目的立意,还是后期具体的实验设计,都和一个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一般无二。”
随后,有网友扒出了孩子父母的信息,孩子的父母都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博士,搞肿瘤信号转导课题研究的。网友猜测,孩子可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研究的。于是,有网友表示已向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和国家自然基金委投递实名举报。
此外,有科研人员发文表示,2019年期刊《NationalScienceReview》发表了一份研究成果,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的研究人员比较分析了多个家养动物适应青藏高原遗传机制的个性和共性特征,鉴定出一个新的低氧通路基因C10orf67。根据这篇论文的介绍,C10orf67是一个受到正选择的与低氧耐受相关的基因,可以减少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凋亡率,并认为C10orf67或许会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潜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论文的作者,正是被指为陈某石父母的两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7月13日,记者多次拨打被指为陈某石父母的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两位研究员的办公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相关采访邮件截至13日晚仍未收到回复。
同天,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针对此事发布了通报称,近期,一项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经初步核查,该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针对此舆情事件,我所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10w+
阅读量150w+
粉丝2w+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