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2 15:18:47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22国考申论之要素分析题中的“猫腻”
综合分析题是公务员考试国考、联考中申论科目考试的一种常考题型,从近年考情来看说是必考题也不为过,其主要测查考生信息分析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文字理解能力、认知判断能力等。题型主要分为要素分析、词句理解、评价分析和对比分析四类,但也会出现复合或是变型的情况,分类较多且对应的解题思路也有差异。同时,这类题也是很多考生反映在备考中较为头疼的一类题。
其中有一类名为要素分析题,题目看似简单,在很多考生印象中要素分析不就是抄材料么,但是经过更深入地思考总结之后,我们发现这类题有时在找答案有时也会让人困惑,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其中“猫腻”的破解之法。
第一点:注意“脑筋急转弯”式的设问,审题时多观察有任务背景的题干,有时答案会在题干中提示。
如国考卷中有一题:
题干提示村支书是面对村民土地调整的要求才感慨我们的压力很大,所以可以得知村支书有部分的压力来自村民,具体内容是关于土地调整的要求,这里有的同学可能直接就去写答案,但要注意题干只是提示一个方向,具体原因还需要去材料中找与土地调整相关的内容来补全答案。
第二点,打磨一把“快刀”,管你材料是什么“乱麻”都可斩之。要分析首要获得较全面的信息,所以平日训练要先打磨好概括材料的基本功,这也是这里所提到的“快刀”,收集信息不要忙着抓到一个材料词句就开始臆想,而是先概括整合材料中所有相关信息,信息整合后更容易建立宏观思维,从而发现破题点。
如联考卷中有一题:
此题分析的是“变化的原因”,给定材料是由十八洞村的基本情况、村民的对话、统计数据构成的,案例材料和观点材料中乍一看没有可抄的句子,这里要做得是阅读完资料后先整体看村民的变化,可以概括出十八洞村的变化是逐渐变好的,那么结合实际分析:乡村生活变好主要原因是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所以村里对美好生活奋斗的措施和机遇都应该属于这个变化的原因,宏观上确定这一点之后,再从材料提示“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调研、访贫问苦,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可以看出是精准扶贫政策的给该村村民带来了政策保障;还有材料中“石大娘家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了村里猕猴桃合作社的原始股东”看出来成立合作社让贫困户成为股东享受分红增加收入同时发展了农业……有了信息的综合后,再逐一结合给定材料就能有理有据逐渐梳理出需要的答案,这样的答案经过综合分析得出,也更符合题意。
第三点:不要使用固定的做题思维或模式找答案,而应结合每一次考试具体的考题和材料来思考破题。
如国考卷中有一题:
此题给定材料由事件背景介绍和网友对话构成,按照传统做法我们会认为答案就是材料中关键词和句,但是此题要明确争议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很多考生做此题时会有的疑问:什么是争议?争议如何产生?使用“思维模板”如主客观去思考,更有甚者看到与政策相关的网友论述就直接将材料抄下准备做答案。但实际是此题从材料中仅仅能获得部分提示信息,我们宏观上要明确网友在网上的留言讨论本身就是抽象的争议本体,但要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此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常识积累来辅助分析。
比如材料:
通过材料可以概括出:部分网友对T县政策是反对意见,甚至还出现激烈的言辞。接下来我们需要从概括进行推断,经过民众对政策的反对分析可得出:当地的民众对政治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加强了。这个推断正确吗?假设没有这种意识,政府做什么当地民众只会附和,其实并不会产生两种及以上观点,也不能构成争议,所以可以算争议的原因之一,反观材料,这一点材料并未有直接的表述,是经过结合积累推断得出的。
最后温馨提醒,对于平日练题,要知道这些题其实已经是考过的题目了,总结的经验是针对这些“历史”而言的,没有任何经验能“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何况考情在逐年变化。想要用旧的经验去解决新的考情考题,我们能做的是多留心观察题目差异,再熟悉材料规律、巩固阅读基本功、不培养定式思维,由此,相信在处理信息的“分分合合”之中,我们定能做到灵活作答。
以上就是【 2022国考申论之要素分析题中的“猫腻”】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