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申论真题 > 2022国考名言警句之求变

2022国考名言警句之求变

2022-12-22 09:43:08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国考名言警句之求变

  求变,即是面对着新情况新问题,敢于打破常规,走出一条敢变、会变、能变的道路。这符合我党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也符合习总书记关于拓荒牛的相关论述,更是我党在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的宝贵经验

  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解释】意思是客观环境变化,那么人的目标和追求就要变,目标和追求变了,干事情的方法就要随之而改变。就比如脱贫攻坚工作,由输血式的扶贫到造血式的扶贫,其本质就是方法的改变与创新。再比如前段时间的刑法修正案,将刑事责任年龄由14岁下调到12岁,就是由于社会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更强,所以打击预防犯罪的手段相应地产生了变化。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词下》

  【解释】意思是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从此句中我们提炼出了“变通”二字。从大禹治水的由堵变疏,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理念,再到最近教育方面改革的组合拳,就是变通的集中体现。

  3.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解释】这句话首先强调了法律的重要性,是公权力行使的必要基础;后句话强调了变革创新是基本的社会发展规律,两句话合起来将法律的变化修改与完善同基本的社会规律相结合,指出了制度变革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汜论训》

  【解释】全文是“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意思是礼乐制度是人定的,是治理社会的工具,人不能被规章制度的框架所拘束。治理国家虽有常规,但必须以利民为根本;政令教化虽有常法,但必须以切实有效为最佳。如果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制;如果适合实际情况,就不必一定要遵循旧法。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解释】千帆过,万木春都体现了事物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要认清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总之,要主动求变。

  6.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周易·易卦》

  【解释】益卦《彖传》曰:“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即天施气于地,地受气而化生,其施化之益,广大无穷,无所不在。“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即损上益下之道,唯在一个“时”字,时当益则益,时当损则损。成语“与时俱进”即来源于此。

  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

  【解释】意思就是如果一天内能更新自己,就应当日日更新,天天都不间断。不间断地更新自己就是主动求变地过程,求变是创新的原点也是终点,想要创新,变字当先。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 2022国考名言警句之求变】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2022国考申论备考之题型讲解--综合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成绩单汇总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