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 行测真题 >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小小的倍数,多变的考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小小的倍数,多变的考法

2022-12-13 10:28:17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小小的倍数,多变的考法

  主旨观点题是行测中常见的题型。在这类题目中,选项经常会出现对策性表达,如应该、需要、亟待、要求等。当出现这类选项时,部分考生容易被迷惑,从而导致误选。那么,究竟该如何判断何时选对策,何时不选对策呢?这就要因题而异,因势而异了,对策可选,但不是见到对策就选。接下来以具体的题目带着大家来进行区分。

  例1

  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就是把一个新闻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地传播到应该接收的 对象手上。传播力跟不上,新闻就失去了价值,就会成为旧闻。纸媒时代,传播手段依靠印刷来表达,依靠印刷品的物理移动形成传播,所以新闻的生产和配送是集中方式。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飞速发展,新闻的生产正在从集中向分散转变,新闻配送速度则以比特的方式按光速传播。这种由技术变迁引发的“传播手段”的变化,要求科技传媒人必须不断研发新的新闻生产和新闻配送技术,方能满足传播力的需要。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传媒人要满足传播力的新要求

  B.如今大众对新闻舆论传播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C.互联网时代要求有更高的传播力与其相匹配

  D.新闻传播速度在互联网时代实现了升级

  【解析】答案选A。题干首句介绍了何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第二句强调传播力的重要性,第三句和第四句说明了从纸媒时代到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手段和传播速度发生了变化,尾句紧接前两句话做总结,并表明观点,要求科技传媒人必须不断研发新的新闻生产和新闻配送技术来满足传播力的需要。所以,尾句是基于上文表达的主旨,提出了明确的对策。

  A项,以对策的形式概括性地表达了新时代对科技传媒人提出的要求,符合主旨,保留。

  B项,大众对传播力的要求题干未说明,越来越高表述也不准确,排除。

  C项,迷惑项,选项只说明要有更高的传播力,但是题干强调用什么方法来满足传播力,而且题干强调的主体“科技传媒人”,C项未提到,排除。

  D项,第四句内容非重点部分,题干强调尾句的对策,排除。

  故本题选A。

  通过例1发现,当题干观点明确提出对策时,选择选项时也倾向于符合题干观点的对策性表述。

  例2

  国内创意产业园、主题乐园热衷于引进海外项目,或是复制国外的文化形象, 看似是文化上的兼容并包,实则反映了民族文化自信的匮乏。各地对民族文化形象及其产品转换缺乏兴趣,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表面上看,原因在于商家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他们试图以异域文化形象刺激大众。实质上,商家的选择基于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尚未找到同时获得大众和市场认可的表达形式。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传统文化是国内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

  B.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的价值亟待挖掘和开发

  C.国内主题乐园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一触即发

  D.国内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普遍缺乏文化自信

  【解析】答案选B。第一句和第二句通过国内创意产业园热衷于引进海外项目或复制国外的文化形象引出我国存在民族文化自信匮乏的问题,第三句紧接前两句分析问题产生的表面原因,尾句以实质上引出作者认为的实质原因。所以文段主旨是民族文化自信的缺乏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尚未找到同时获得大众和市场认可的表达形式。

  A项,指出传统文化对国内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无中生有,排除。

  B项,基于题干问题存在的实质原因给出建议,可以合理推断出来,保留。

  C项,指出中西文化冲突的问题,无中生有,排除。

  D项,指出了题干问题,但是题干的重点是针对问题及其实质原因提对策,表述不全面,排除。

  故本题选B。

  通过例2发现,当题干反映问题时,可以基于题干反映的问题及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例3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扩展了农民的视野和接触空间,但经过潜移默化、世代相传而积淀的心理结构和文化传统并没有变化。大量研究表明,不仅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民仍然在延续着以己为中心、以亲情关系为纽带的差序格局,而且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很大程度上保持着乡村社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这段文字说明:

  A.进城务工农民仍然保持着乡村社会生活方式

  B.农民的乡村社会行为和思维方式很难一下子改变

  C.留守农民和进城农民的心理结构及文化传统是相同的

  D.进城务工农民应该尽快转变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解析】答案选B。题干首句表明观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并没有改变农民的心理结构和文化传统,第二句通过大量研究的结果证明了首句观点。所以首句即主旨。

  A项,主体和内容表达片面,主体还有留在农村的农民,内容还有思维方式,排除。

  B项,题干首句观点的同义转述,保留。

  C项,题干并未比较留守农民和进城农民,无中生有,排除。

  D项,题干并未说明农民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问题,属于过度推断,排除。

  故本题选B。

  通过例3发现,当题干没有表达问题,题干观点也不是对策时,选择选项时不选对策。

  通过这三道题相信各位考生能够理解选对策的情况了,希望大家在未来做题时认真把握题干,基于题干内容合理判断选项,而不是盲目选对策。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小小的倍数,多变的考法】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成绩单汇总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