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2 11:24:47 教师招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模拟卷案例分析题(二)
小学:
假定《月光曲》为六年级一篇文章,请阅读下列教学实录,完成下列题目。
出示课文⑥-⑦段。
师:老师有个问题:盲姑娘双目失明,而且与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她能够猜出弹琴的就是贝多芬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1:盲姑娘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我感觉她听得很认真。
生2: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生3:盲姑娘热爱音乐,也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她能确定是贝多芬弹的。
师:刚才有个同学问,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哪一位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生1: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生2:我觉得贝多芬会想,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所以没有必要非得承认他就是贝多芬,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那么好听就可以了。
生3: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回答。
(出示第⑧段)
师:大家细读第⑧段,想想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
生:月光就像银纱铺在地上一样,是宁静的。
师:是的,清幽的月光给人诗情画意的感觉,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曲《月光曲》呢?我们继续学习下一段。
……
附:《月光曲》课文(节选)
①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②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③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④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⑤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⑥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⑦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问题】《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简要评价教学实录是如何有效落实这一点的。
中学:
阅读下面一位教师讲授统编版七年级《植树的牧羊人》的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二、初次默读,废墟求生,发现奇迹。
师:这篇文章比较长,有2000多字,我们继续用默读的方法阅读这篇文章。关于默读,于漪说:“不出声地读书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宁静方能致远。”叶圣陶也说:“默读才有时间咀嚼,才能辨出真滋味来。”前一个单元在速度上应该已经有所训练,现在让我们来巩固一下。
师:默读有速度: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每分钟进入视野的文字不少于400字,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生:(默读)。
师:读完了,大家能否用一句话告诉我,牧羊人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
生:老人在一片废墟上种树,把这里变成了一片沃土。
师:种了多少年?
生:35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文章第(15)段中说“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19)段说“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师:是啊!牧羊人35年如一日在这片废墟上默默种树,终于把那片荒漠变成了绿洲。35年的悠悠岁月,多么漫长,文章却只在2000余字中就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了这样一个奇迹。作者重点叙写了几次遇见牧羊人的经历?
师:默读要动笔。动笔圈点勾画,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弄清文章的来龙去脉。请同学们找到“我”三次见到牧羊人的时间、牧羊人的情况和高原的情况。
生1: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是在1913年,牧羊人孤独、安静地生活。周围是光秃秃的废墟。
生2:第二次见到牧羊人是1919年,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当年种的一万颗橡树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
生3:第三次见到牧羊人是1945年,牧羊人已经87岁。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师:“我”为什么要多次去见牧羊人呢?牧羊人在这里创造了什么样的生活吸引了我?请大家默读文章(3)到(6)段。
生1:“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滚烫的山地上。”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自由的。
生2:“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恬静的。
生3:“餐具洗得干干净净,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精致的。
生4:“他刚刚刮过胡子。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是闲适的。
师:我发现有一类词特别适合表现牧羊人的这样幸福、舒适的生活方式。哪一类词?
生:叠词。
师:叠词:读起来有音乐的韵律美,具有悠远绵长的韵味。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对叠词的品读,确实能感受到牧羊人为自己经营了一个如此幸福、舒适的小天地,那么这个小天地之外真实的环境是怎样的呢?第二段中有没有叠词也能表现这一点。
生: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师:能否用第(2)段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他所处的环境?
生:废墟。
师:那么什么是废墟呢?结合第(2)段内容来猜一下?
生:曾经有人住过,但是现在却被破坏了。
师:老师看过这部原著影片,名字叫《植树的男人》,这里是因为常年遭受自然环境龙卷风的袭击,气候异常干燥,寸草不生。人们经受不住,都带着失落和怨恨纷纷离开了这个地方。但是牧羊人留下来了,而且还在这片废墟上创造了幸福、舒适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那么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问题】请评析案例中教师是如何发挥引导作用的。
答案与解析
小学:
【参考答案】
第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
此案例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结合上下文谈谈对“盲姑娘为什么能猜出来弹琴的是贝多芬”这一问题的理解,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就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和理解。同时,教师不再代替学生去分析课文,而是及时对阅读活动进行指导、引领和点拨,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并从阅读实践中各抒己见,这样才可能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效果。所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远远超过文章内容本身的。
第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此案例中,教师不再代替学生去分析课文,对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提到的问题加以有效地引导,再转抛给学生,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且在学生的探讨中形成了阅读的答案,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评价的积极效果,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使学生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教学知情相融。
总之,个性化阅读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基础,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到体验和见解,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此教学基本遵循了这一点,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中学:
【参考答案】
①抓住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进行默读的指导。第四学段的学生要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本单元导读中也说“继续学习默读”,教师在前几课学习了默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默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加以指导,按“默读有速度”“默读需过滤”“默读要动笔”逐层推进,既有复习巩固,又指向深化提高,符合本单元训练重点。
②抓住“叠词”这一语言特色读出语文味。第四学段的学生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课堂上该教师删繁就简,心无旁骛地和学生一起品读叠词,例如,从“甜丝丝”感受老人恬静的生活,从“热腾腾”感受老人闲适的生活,从“光秃秃”“稀稀拉拉”感受老人恶劣的生活环境。在品读的过程中,读出课文新的韵味。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 教师招聘考试语文模拟卷教学设计题(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