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4 17:04:1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分享:国考行测:诗歌中的比喻义
隐喻
隐喻又称“暗喻”,它和明喻不同:明喻是用“象”、“似”、“如”、“同”等副词作为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联,而暗喻则无此关联词,虽打比方却不明说。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其中前两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以“磐石”和“蒲苇”作比,喻体和比喻词之间无副词“象”、“似”、“如”等关联,因此是隐喻;第三句“蒲苇纫如丝”则是明喻。
其余的另有
如:“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山河破碎风吹絮,身世飘零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我是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等。
以上就是【分享:国考行测:诗歌中的比喻义】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分享:国考备战最全行测攻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