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净月华图 > 分享:国考之申论把握思辨型文章脉络

分享:国考之申论把握思辨型文章脉络

2022-09-22 16:21:02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分享:国考之申论把握思辨型文章脉络

   对于思辨型文章,其实在备考阶段见的比较少,但是在历年的考试中,无论是省考还是国考都还是出现过这些思辨类的文章的。因此,考生们在备考阶段还是应该去准备一下这类文章的写作和思路的。

  一 确定立意

  首先要了解思辨型文章的提问方式,一般会以 “围绕A与B书写文章”这样的方式进行提问,例如城市建设中的“有”与“无”,都是典型的思辨性文章。

  想要确定思辨型文章写作的立意,首先要先弄明白A和B这两个对象的含义,比如城市建设中的“有”与“无”,认真仔细读材料,会发现“有”是指城市建设中的“造景”,即基础设施的完善,“无”则是指“化人”,强调的是在建设的过程中留出虚无空间,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必须弄清楚二者含义 ,才能更好把握文章立意。

  思辨型文章的立意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一般总论点都是强调A与B要并重,二者之间,一般都会有一个是基础,一个是追求。例如城市建设中的有与无,非常明显总论点就应该是城市建设中要做到有与无并重,造景明显是基础,而化人应是层次更高的部分,所以两个分论点应是“造景”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化人”是城市建设的归宿。

  二 具体写作

  思辨型文章在写作思路上来讲,其实与普通文章没有过多的区别,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把握好开头、分论点论证、结尾三个部分具体的写作方法,做到灵活贯通。在这里,给大家呈现一篇2018年国考试题,试谈城市建设中的“有”与“无”这篇文章的例文,给大家作为参考和借鉴。

  试谈“有”与“无”

  从“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到“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始终坚持着在治国与建设中“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尽管岁月流转,时代变迁,如今的社会背景与当时已大为不同,但是这种理念,在当下仍旧有其时代意义。“无为”并非指真正的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遵循适度原则,不过度干预,充分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然而,随着如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盲目追求建筑的视觉冲击、忽视城市历史记忆保护、市民休闲娱乐空间被挤压等问题也屡见不鲜,暴露出我国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只注重现代化设施的建设,只重“造景”,却忽视了群众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忽视了“化人”,影响着群众生活幸福感的提升,更阻碍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脚步。城市管理者应从思想意识角度进行转变,在城市建设中,抓好“造景”与“化人”两只手,真正将城市打造成人民的幸福家园。

  “造景”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从历史与现代兼备的北京,到车水马龙、华灯璀璨的上海,再到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深圳……一个个现代化都市的典型已经树起,这些现代化的都市,通过一个个地标性建筑的建设,让自己拥有了与其他城市不同的,独特的城市名片,让一个个鲜活的城市形象深刻地印入每一个国人甚至是国外群众的心中。同时,这些现代化都市的建立,都必然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智慧医疗、智慧公交、智能垃圾处理等一系列先进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大大提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便利着人们的生活。现代化的都市也意味着更大的吸引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化的都市也给了其中生活的每一个个体更多的可能。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应以基础设施的完善作为基础,发展智能城市,打造城市亮点,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吸引力与影响力,引领城市现代化发展。

  “化人”是城市建设的归宿。城市,是期间居民实现美好生活的依托,更承载着悠久而深沉的历史文化。然而如今很多城市在规划的过程中,却存在着思想导向性的错误,一味贪大求快,以至于城市陷入特色危机,千城一面;一味追求商业化,拆除历史文化古迹,清走原住民,丢掉了城市的历史记忆;城市建设规划缺乏稳定性,朝令夕改,劳民伤财。城市,从根本上来讲,是群众生活的家园,群众生活的幸福与舒适,才应是城市建设的最终导向。李奶奶虽然住进了现代化的商业小区,但是仍旧觉得生活喘不过气来;月亮湾多方协调,共同努力,最终打造了地下管廊综合系统,给市民提供了一个更美好而舒适的生活空间。由此可见,化人,群众生活幸福感的提升,才是城市建设的最终追求与归宿,无论何时,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都不应以牺牲群众生活为代价。

  城市,不仅仅只是一种冰冷的人口流动与聚集,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承载着一份温情,它不仅仅是市民居住的处所,更是市民日日相伴的家。城市建设过程中,“面子”固然重要,对于现代化的探索和追寻固然是客观的历史导向,但更不要忘了“人”才是城市的根,是城市的本,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遗忘。城市建设,“造景”是基础,“化人”却是最终的目的与归宿,只有真正实现城市建设“有”与“无”的统一,才能真正为市民提供一个美丽而温馨的家园。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分享:国考之申论把握思辨型文章脉络】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成绩单汇总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