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净月华图 > 2023国考言语理解:从写作逻辑分析作者意图

2023国考言语理解:从写作逻辑分析作者意图

2022-08-29 10:24:19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净月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3国考言语理解:从写作逻辑分析作者意图

  一、题型特点

  题干给我们一段材料,要求我们从中理解作者的意图,常见的问法有:

  1.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2.作者意在强调?

  3.对本文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二、解题方法——行文脉络分析

  1.含义:行文脉络是指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行文脉络分析其实就是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当我们把作者的主要思路把握住了,那么整个题干的核心观点也就出来了

  2.方法:(1)把文段以句子为单位进行划分,理解句意,明确句子的话题和功能。(2)分析后句与前句的关系,归类语句。(3)确定重点,同义转述。

  整体步骤虽然简单,但是对于句间关系的分析很多同学掌握不好,今天小编从写作逻辑上教教大家怎么分析句间关系

  3.常见的句间关系

  (1)后句对前句进行解释、说明、论证。后一句话在解释说明论证前句的话,说明作者写后句是在为前句服务的,前句更重要。

  (2)后句对前句进行话题转换、概括、进一步说明。后一句话如果和前文讨论的话题不同了,或者后句概括、进一步说明了前句内容,说明作者写前句是在为后一句话的引出做铺垫,后句更重要。

  (3)后句与前句并列。后句如果和前句之间是并列关系的话,说明在作者角度两者是地位相当的,前后两句话都重要。

  【例】生命意义的问题不可能还原为经验研究。如果所有认识论上的问题都可以由科学探究在实践中得到解决,那么,我们可能会觉得,即使所有这些问题在一觉醒来都得到了解决,这仍然与生命的意义这一问题毫无瓜葛,与美好的人类生活究竟包含着什么这个问题无关。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认识论的问题可以通过经验研究获得解答

  B.科学的进步并不必然带来美好的人类生活

  C.生命的意义就是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D.寻求生命的意义无法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解析】D。文段首句提出,生命的意义不可能还原为经验研究。紧接着第二句话通过假设告诉我们,如果认识论问题能够由科学解决,那么我们会觉得仍然与生命的意义无关。那也就说明生命的意义确实是不能由科学来研究的,论证了第一句话中提出的观点,所以文段的重点在首句。

  A选项,认识论的问题可以通过经验研究,和题干首句提出的观点刚好是相反的,并不是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排除。

  B选项,科学进步不必然带来美好生活,但题干当中并没有讨论过两者的关系,B选项无关选项,排除。

  C选项,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但题干首句主要表达的是,生命的意义不能由经验、科学来研究,C选项不符合文段主要强调内容。

  D选项,寻求生命的意义无法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符合文段首句主要表达的意思,当选。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3国考言语理解:从写作逻辑分析作者意图】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分享;23年国考行测数量关系备考:赋值法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敲重点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