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 16:09:41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通化华图
通化华图-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认识的两大规律
三、认识的两大规律
(一)认识的发展规律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 ||
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借助于感观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 |
理性认识 | 理性认识是借助于抽象思维所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 认识。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 辩证关系 | 相互区别 |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 质。 |
相互依赖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 |||
毛泽东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 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 |||
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 (1)在实践中获取必要的感性材料 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的;合乎实际(不是错觉)的 | ||
(2)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逻辑的方法: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分类、比较、统计等。 非逻辑的方法:想象、直觉、灵感等 | |||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 |||
理性认识本身发展的要求,通过第二次飞跃,可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 实践本身的要求,通过第二次飞跃,可以使理论指导实践,实现认识的目的。 | |||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多次反复,最终推动实践的发展。实践永无止 境,认识也永无止境。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说明,人的认识活动既不是封闭 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永无止境的螺旋式的上升。
更多备考资料欢迎添加通化华图小客服:ht3500222
以上就是【通化华图-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认识的两大规律】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