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7 17:02:14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净月华图
2023国考之高手都这样做评价分析题
申论考试中客观题经常出现一种问法:请谈谈你的看法。谈谈的对象呢通常是某件事情、社会现象或者某个观点。
比如2015年国考(副省级)第二题:
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20分)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
对某种现象、事例或者观点发表看法,我们把这种客观题称为评价类题型。这种题型并不难,作答思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首先,既然是评价,那么某个现象是好是坏,观点是对是错,我们要表态。然后,就要给出理由,进行说明论证。最后,如何解决问题给出对策。当然,申论的特殊之处在于:材料为王。我们评价某种现象或观点,并不是可以随意发挥,发表见解,要以材料为基础。也就是说,看法从材料中来。
答题思路很简单,也很有用。但申论的材料千差万别,需要我们融汇贯通,活学活用。具体如何操作呢,我们以2015年国考这道题为例。
第一步:审题。评价对象为社会现象:新技术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答题思路:首先表态:能还是不能呢?然后说明论述:支撑我们看法的的理由有哪些?最后给出对策:怎样解决新技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呢?这些需要我们到材料中寻找。
第二步:梳理材料。材料2共11个自然段1363字。
第1段引出话题,接下来第2、3段材料表示了乐观:提炼如下:“当时她和她的团队曾经对此抱着很大的希望,认为新技术可能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融入社会。”、“从理论上说,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
第4段出现转折:“在新技术的使用中,城乡之间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
第5段给出明确说法:“新技术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还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读到这里,我们似乎明确了:对新技术我们要辩证看待,有待观察。那理由呢?继续往下看:
第6-9段重点介绍了新技术给农民工带来的改变,提炼如下:(1)改变农民生活与交往方式,带来求职便利,获得精神寄托和心理抚慰;(2)提供表达渠道,拓宽视野,转变意识;(3)交流信息,组织集体行动,获得外界帮助维护权益。
第10段介绍了新技术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需要将线上线下相结合。
第11段重申:农民工从互联网这类新技术中获益的同时,那些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的人们却有能力从新技术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第三步:整理答案。梳理材料之后,答案轮廓框架、具体要点已经呼之欲出。整理如下:
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填平了普通人和信息垄断者之间的某种鸿沟,但能否突破社会结构还有待观察,要辩证看待。
一方面,新技术给农民工带来了积极影响:(1)改变农民生活与交往方式,带来求职便利,获得精神寄托和心理抚慰;(2)提供表达渠道,拓宽视野,转变意识;(3)交流信息,组织集体行动,获得外界帮助维护权益。另一方面,新技术在城乡之间出现马太效应,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两级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只有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将新技术与传统人际网络、社会关系组成管理机制相连接,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它能否突破社会结构屏障,还有待观察。
以上就是【2023国考之高手都这样做评价分析题】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