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净月华图 > 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上午考几个小时

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上午考几个小时

2022-05-23 10:12:34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净月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上午考几个小时

 

  (一)笔试时间安排

  2022年3月19日上午9:00-10:30。

  (二)笔试科目内容

  笔试科目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应聘人员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满分为100分。

  (三)准考证打印时间安排

  应聘人员于3月15日10时至3月19日9时登录沈阳市考试院网站“报名、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各一式两份,黑白、彩色均可),并妥善保管,以备资格审查、面试环节使用。

  (四)笔试成绩查询安排

  笔试成绩将在沈阳市考试院网站进行查询。具体时间请关注沈阳市考试院网站公告和“成绩查询”入口。

  以上这些就是大连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2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文章:2022沈阳事业单位考试上午考几个小时,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2022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基教材+历年

  2022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题库6000题

  2022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

  大连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编备考技巧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不是偶然的,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

  1.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运动的发展,呼唤着新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现实需要。

  2.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和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化来源。

  4.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5.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总之,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1.开始萌芽(1921-1927):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国民大革命时期。

  ▲萌芽的标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

  2.初步形成(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形成的标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3.达到成熟(1935-1945):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成熟的标志:《新民主主义论》(1940)

  4.继续发展(1945-1976):解放战争、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例题】

  1.(单选题)毛泽东思想完备成熟的标志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形成

  B.哲学体系的建构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

  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答案】A【解析】毛泽东思想完备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形成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其中又提到了我国当时的政治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单选题)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于( )

  A.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

  B.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答案】B【解析】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创建后和国民革命时期,即1927-1935年,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撰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重要文章,初步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基本思想和原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单选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重大理论成果是( )

  A.旧三民主义

  B.二次革命论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公文知识:公文的特点

  广义上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种法定的社会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并使用的文字材料。

  狭义上的公文主要是指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文书。根据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一、政治性

  公文的“公”,指的是社会组织。公文的内容必须是反映和传达社会组织的公务信息。党纪国法都规定了公文内容的范围和性质。

  二、规范性

  公文格式的规范性,是公文本质特性的发展,是公文写作和办理的需要。公务具有公众性和同一性,对社会组织成员产生一致的认可、制约和指挥,否则社会组织就不可能运作。相应的,反映和办理公务的公文,也就形成了格式和程式,显著提高了公文写作和办理的效率。

  三、法定性

  (法定作者、法定效用)公文的制作者是法定的,读者是特定的;公文具有特定效力,用于处理公务;公文具有行政机关赋予的特定的效能和影响力;公文具有规范的结构和格式,各种类型的公文都有明确规定的格式,而不是像私人文件那样主要靠各种“约定俗成”的格式。

  四、工具性

  凡是应用文都具有工具性,因为它们都是应用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对实践活动的进行发挥实际效用的文本,其用途仅限于公务活动。

  五、时效性

  公文活动是处于一定时段或时期内的事件过程。公文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时代性、及时性、时限性。

  小伙伴们掌握的怎么样了?是不是很简单?下面一起来小试牛刀一下吧。

  【例题】

  1. (单选题)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机关是( )

  A. 法律部门

  B. 上级机关

  C. 部门领导

  D. 法定作者

  【答案】D【解析】公文的特点包括:(一)法定作者。公文的作者(制发机关)是法定的。大多数公文都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少数公文(如命令、议案等)以领导人的名义制发。需要注意的是,公文一般由秘书或业务部门人员起草,这些人员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他们只是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而已。(二)有法定的权威。公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政策性,并且有固定的权威。(三)有特定的效用。党政机关公文代表了发文机关或法定负责人的意图和权力,并受到相应授权单位的保护,行政公文在发文范围内起强制性作用。(四)有规范的体式。公文写作具有严格的规定性,公文的种类、名称、格式、办理程序都有严格规定。(五)有固定处理程序。公文的制发经过起草、核稿、签发等程序,公文的签收有登记、分办、批办、承办、催办等。与题意相符,故D项当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多选题)行政机关公文的特点是( )

  A. 法定的权威性

  B. 鲜明的政治性

  C. 较强的时效性

  D. 严格的规范性

  【答案】ABCD【解析】公文具有法定性、政治性、时效性、规范性、工具性的特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项。

  3. (单选题)公文在形成过程中应先起草,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再签发,这体现的公文特点是( )

  A.实用性

  B.定向性

  C.时效性

  D.程序性

  【答案】D【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八条,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公文的程序性和严密性是指公文从起草、审核、签发、校印、发出到拟办、批办、承办、归档、销毁等有一套特定的流程,办理程序严密。由此可知,公文在形成过程中应先起草,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再签发,体现的是公文的程序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上午考几个小时】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科目分别是哪几门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敲重点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