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10:11:38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华图教育面试热点:新冠肺炎疫情呼唤全民生态意识觉醒
对严峻的疫情,我们应当痛定思痛,以提升生态意识为先导,以增强生态情感为纽带,以倡导生态行为为发端,以维护生态法制为责任,推动生态觉悟和生态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格局而不懈奋斗。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着神州大地。这场与买卖、食用野生动物有关的严重疫情警醒人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行为方式,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疫情促使我们审视和反思对自然生态的一些深层认识。
【预测考题】
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类与生态应该以何种方式共存,生态是否在报复人类?于是有人说:新冠疫情唤起了全民对于生态的反思,刺激了生态意识的自觉。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读问题】
表明态度
新冠肺炎疫情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发展中的反思与觉醒,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经此一疫,人们更加清醒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疫情促使我们审视和反思对自然生态的一些深层认识。
深入分析
首先,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不论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发展到何种程度,自然界始终是人的对象化存在物,人与自然互为存在、和谐相处、共荣共生是人与自然的合理辩证关系。人类应当牢记:人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其次,思考大自然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同其生存的非生命环境(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群落内部的不同种群连结到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自然生态系统。这是一个维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如果缺失对大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担当,那么人类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
最后,反思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扩大,洪水肆虐、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特别是这次异常凶险的疫情,疫情暴发启示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否则将严重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人类也将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报复。
对策建议
提升生态意识。要让生态责任意识成为全体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需要全社会树立生态道德意识,使正确的生态正义感、生态荣辱感、生态亲和感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遵循。此外,还要在全社会倡导关爱自然、善待自然、守护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伦理,促使生态意识深入人心。
增强生态情感。生态情感是人们对自然生态亲近、热爱、敬畏、依恋等的生理评价和内心体验。现阶段,应注重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尤其是加强生态情感教育,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态情感,提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自觉和情感自觉。
倡导生态行为。生态生产行为要求在生产中践行生态责任和生态道德观念,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对各种自然资源进行高质量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生活行为提倡树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绿色思维观念和行为习惯,以科学、健康、文明、安全的生活方式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生态消费行为倡导树立新型的生态消费观念,倡导可持续发展的适度、绿色、循环的节约式消费行为,反对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的炫耀式消费行为,让民众的消费从异化消费走向理性消费。
维护生态法制。生态法治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的轨道。生态法治要求公民的有关行为必须以生态法治的规定为底线。作为公民,要强化生态法治意识,增强生态法治观念,提高生态法治素养,充分认识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更好地从源头上预防和避免危害生态环境行为的发生,以生态法治的“红线”守住生态文明的“绿线”。全社会要加强生态法制教育,引导广大民众树立生态法制思维,更加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解决矛盾纠纷、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严格约束不文明行为,提高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以上就是【华图教育面试热点:新冠肺炎疫情呼唤全民生态意识觉醒】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