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吉林市华图 > 22省考行测备考言语之语句填空

22省考行测备考言语之语句填空

2022-03-21 15:55:32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2省考行测备考言语之语句填空

  语句填空在言语中常常属于不出则以,一出惊人。这一类题通俗来说,就是填句子。考察的核心就是优化表达的能力。在做题过程中,如果四个选项呈现的内容一一填进去,不止一个是通顺的,这时候对比择优的即是与上下文联系越紧密逻辑性越强的选项;相反,如果四个选项填进去感觉哪个都不是特别完美,对比择优时,可考虑同义替换、表达倾向等,排除话题完全不一致的选项。总而言之,语句填空的核心即是重复上下文提到的话题,切记无中生有、“想当然”。

  【例1】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造出动人的诗篇

  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因素

  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

  【答案】A。第一步,分析上下文。上文阐述诗歌的呈现与人品的高下无必然联系,下文以潘岳为例,说明人品低下也可以创造好的诗歌。第二步,匹配选项。所填的空之前有解释词“换句话说”,证明填的意思与上文意思一致。A项与B项都能反应上文意思,保留。C项“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上下文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知人知面”为无中生有,文中讨论的是诗歌,排除。第三步,对比择优。A项表达的意思与下文的例子完全吻合,衔接紧密,保留。B项讨论的话题点是影响因素,指出人格不是唯一因素,下文未对因素进一步阐述,相比之下话题衔接不紧密,排除。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项。

  【例2】民众的不理解和利益相关方的围攻,是改革者永远的深渊,_________________,所以很多改革者成了悲壮的先驱,他们启迪了民智,开启了新局,却已是“寂寞身后事”。改革者的远见与彷徨总是相伴而生,“虽千万人,吾往矣”,需要巨大的智慧和勇气。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理想主义日益稀薄的年代,改革者弥足珍贵

  B.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C.伟大的人永远都是孤独的,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D.为了国家的发展,改革是值得付出的

  【答案】C。第一步,分析上下文。填空的内容表示原因部分,下文引出的结果通过转折关系表达了改革者“寂寞身后事”的境况。因果互相解释说明,感情倾向一致,因此,所填内容应符合改革者的话题,消极的表述。第二步,匹配选项。B项和D项围绕的话题是“改革”这件事,而不是“改革者”人的角度,属于无中生有的话题,排除。A项话题正确,修饰语是“弥足珍贵”,褒义,形容某样东西十分珍贵,与文中感情色彩不符,排除。C项话题词为“伟大的人”,在这里可以替换“改革者”,“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符合文段中的感情色彩,也能照应首句的“民众的不理解”,符合。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

  优中选优时,着重考虑与下文衔接最紧密的选项;差中选优时,考虑感情倾向、同义替换等排除法。选出紧扣文中话题的选项,符合上下文的逻辑,即是语句填空的核心点。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2省考行测备考言语之语句填空】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敲重点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