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6 13:12:38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卫星华图
2022年吉林省考之行测常识备考:常识知识以点带面
在行测考试中常识可以说是考生们最头大的部分,常识内容广而杂,常常让我们无从下手,以至于丢失分数。其实常识题目看似杂乱无章,无法重点把握,但其实也是有章可循的。每一道题目的出现并非考官们凭空设定,而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最为典型的就是由时政进行延伸,除了直观呈现的时政外,其实其他题目也是如此。这就是“时政广义化”。下面我们结合两道真题为大家进行展示。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下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与其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
B.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
C.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D.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1916年底,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将其《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稿寄给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发表在第2卷5期上。接着,陈独秀在下一期刊出了自己撰写的《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B项对应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题目时政背景】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所以在2021大部分考试题目都会围绕此部分知识点出题。而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其所需要的条件。包括四个部分:思想条件、阶级条件、国际条件、组织条件。而本题中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其思想条件,为我们建立中国共产党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下列说法符合医学常识的是:
A.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B.使用含氯的牙膏有利于防龋齿
C.缺碘可能会造成甲状腺素缺乏
D.可作为麻醉剂的乙醚无色无味
本题考查生物医学常识。
碘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当人体缺碘时就会患甲状腺肿大。 因此碘化物可以防止和治疗甲状腺肿大。 多食海带、 海鱼等含碘丰富的食品, 对于防治甲状腺肿大也很有效。 C项正确。因此, 选择 C 选项。
【题目时政背景】自2019年底至今,我国一直受疫情的影响。由此,掌握医学常识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健康意识,同时也成为了公务员行测常识的必备常识。
【】下列与地震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冲击地震震源浅,影响范围小
B.水库蓄水、地下抽水可诱发地震
C.火山地震与构造地震常有密切关系
D.我国的强震绝大部分是深源构造地震
本题考查地理国情并选错误项。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是浅源地震,东部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般在30千米之内,西部地区则在50千米~60千米之内;而中源地震则分布在靠近新疆的帕米尔地区(100千米~160千米)和台湾附近(最深为120千米);深源地震很少,只发生在吉林、黑龙江东部的边境地区。D选项错误。因此,选择D项。
【题目时政背景】2021年正是唐山大地震45周年,在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中国河北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23秒。本次地震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所以,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题目的呈现都有其相关的时政背景,更多的是结合周年大事记进行考察。这就需要我们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注意当年的时政内容,如领导人发言、会议内容、政府报告等,还要深度挖掘时政背后可能会出现的常识考点来应对考试。下面为大家梳理一个2022周年纪念及考点拓展。
1.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成就,是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率领的探险船队于1519年9月20日出发,至1522年9月6日成功归来,历时1082天。麦哲伦在环球途中在菲律宾死于部落冲突中,被菲律宾一位名为拉普拉普的部落酋长杀害。船队在他死后继续向西航行,回到欧洲,并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麦哲伦环球航行完成500周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330周年】一、麦哲伦环球航行
2.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洲大陆最南端,是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最重要的天然航道;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于1520年首次通过该海峡进入太平洋,故得名。
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在1492年到1502年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他认为自己到达的是亚洲,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
三、新航路开辟
1.地理大发现,又名探索时代或发现时代、新航路的开辟,是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
2.其他代表人物
(1)迪亚士,(1450年 — 1500年5月29日),葡萄牙人。曾经带领船队航行至非洲大陆最南端并发现好望角,为葡萄牙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达伽马,(约1469年—1524年12月24日)葡萄牙人。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线的开拓者
四、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的顶峰—郑和下西洋
1.郑和介绍云南人,回族,本姓马。家中世代信奉伊斯兰教,家人曾朝拜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使得郑和从小了解一些外洋的知识。在靖难之役中,曾多次立功,明成祖即位后,被赐名为郑和。
2.航行目的:为了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明成祖命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西洋:明朝时期,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叫做西洋)
3.航行条件:①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当时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船体大,抗风能力强,船上配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③明朝政府的支持;郑和自身的条件:博学、机智勇敢、习兵法、双重教徒身份。
4.航行概况:时间:1405~1433年;次数:七次;经过:郑和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5.航行特点: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规模大。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6.意义:(1)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2)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3)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宣扬了中国文化,丰富了海外地理知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以上就是【2022年吉林省考之行测常识备考:常识知识以点带面】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