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乾安华图 > 2022年省考言语解题技巧之反面论证 _乾安华图

2022年省考言语解题技巧之反面论证 _乾安华图

2022-03-04 18:06:09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年省考言语解题技巧之反面论证 _乾安华图

  作者在写文章时,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论点更有说服力,更能让读者接受,会以反面表述的形式来衬托、强化自身的观点,这种反面表述的论证方式就称为反面论证。

  反面论证,从外在形式来看,主要包括三种。其一是A否则/不然B,这里的A往往是作者的正面观点,B是假设的坏果;其二是如果/一旦A那么/就B,此处的A一般是否定的表述,B是假设的坏果;其三是省略以上标志词但暗含假设的反面论证。总体来说,在言语文段遇见这些标志词时,第一步先判定它是不是反面论证,如何判定?看“那么、就、否则、不然”后面有没有假设的坏果,如果有坏果,则是反面论证;如果是积极的好果,则不是反面论证。第二步,在确定为反面论证的前提下,看反面论证之前文段有没有谈到正面观点或对策,像A否则/不然B的这种,A是正面观点,但如果A就B的这一种,前文不一定有正面观点,如果没有正面观点,需要通过反面论证来反推出作者的正面观点。需要注意的是,正面观点才是重点,反面论证假设的坏果不是重点。

  为了更好的理解反面论证的知识点,并应用到解题之中,笔者举出以下两例:

  【例1】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的最后堡垒必须攻克。然而,在这最后冲刺阶段,我们却不得不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面对疫情风险,那些刚刚脱贫或者尚未脱贫的群众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如果不能处理好战“疫”与战“贫”的关系,就有可能让我们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出现波折和变数。

  上述文字旨在说明:

  A.战“疫”与战“贫”都应被重视

  B.战“疫”与战“贫”绝非易事

  C.战“疫”之后必须严防返贫

  D.战“疫”胜利有利于脱贫攻坚

  【答案】A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此题是主旨概括题。首句引出“脱贫攻坚”的话题,第二句通过转折词介绍“疫情”对脱贫的不利影响,即提出了问题,尾句通过如果、就引出反面论证,且前一句属于问题表述,没有正面观点,需要通过反面论证本身反推出正面观点,即要处理好战“疫”与战“贫”的关系。同义替换即选到A项。B项偏离重点;C项D项都只谈战“疫”,表述片面。

  【例2】一个重公德、讲卫生有礼貌的文明社会或文明城市,并不是靠“五讲四美”的群众运动或制订诸如吐痰罚款等措施所能建立起来的。倘使每个公民没有发自内心的需要,认为讲公德和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倘使没有这种公民意识的自觉,那么,无论依靠多么严厉的强制手段,也是无济于事的。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建设文明社会不能靠强制手段

  B.公民意识对建设文明社会至关重要

  C.公德与私利对于建设文明社会同等重要

  D.参与公共事务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途径

  【答案】B

  【解析】主旨概括题,需要先找到主旨句。首句介绍文明城市不靠罚款措施建立,尾句通过两个倘使一个那么引导反面论证,而且首句没有表述清楚文明城市究竟靠什么建立,缺少正面观点,这个时候需要通过反面论证反推出正面观点,即公民意识自觉对文明城市建立很重要,对应B项。ACD三项都没有体现“公民意识”这个重点话题,都排除。

  通过以上两例,笔者已将反面论证的主要知识讲授完毕,针对反面论证这种比较难理解的论证方式,建议同学们多去找类似的题目来加强练习,消化相应的内容,把这种技法灵活运用到解题中。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年省考言语解题技巧之反面论证 _乾安华图】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敲重点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