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3 10:31:25 教师招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22教师招聘笔试之中国画中的各种线描类型
涉及,在此,结合画家做个简单的线描总结。
(一)铁线描类:无粗细变化
1、高古游丝描
时期:东晋
人物:顾恺之
描法:因线条描法形似游丝,故名。其画法为: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用笔多以平稳移动为主,粗细如一,线条变化不大,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
此描法适合表现丝绢衣纹圆润流畅飞舞之感,古人多用于描绘文人、学士、贵族、仕女等。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亦称”春蚕吐丝描”。工艺绘画的刺绣、壁画等常用。
2、铁线描
时期:初唐
人物:阎立本
描法:线条外形状如铁丝,是一种没有粗细变化,遒劲有力的圆笔线条,由铁线描钩勒成形的衣纹线条常常稠叠下坠,有若“曹衣出水”。从绘画作品看,阎立本、李公麟等画家在作品中的勾线,都誉为“铁线描”,比如《步辇图》。此种描法产生于魏晋隋唐之际。为表现硬质布料重要技法。
“铁线描”是用细线表现图案画,比如表现大面积颜色的时候,它不平涂,而是一道接一道地画线,形成平涂的概念,绘画风格比较粗犷,其绘画方式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3、行云流水描
时期:唐
人物:吴道子
描法:其线条有流动之感,状如行云流水,故名。清·王瀛说:“用笔如云,舒卷自如,似水转折不滞。”李公麟白描《免胄图》中,画面迎风飘动的旗帜和兵士身上软质罩衫,线条流畅,极似此种描法。明清道释人物画中的细布袈裟多用此法,表现软而弯转的衣纹。
4、曹衣描
时间:北齐
人物:曹仲达
描法:即为曹衣出水描的简称。来自于西域的画家曹仲达(或称曹不兴),《图画见闻志》说曹仲达的人物画,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冒出之感,后人故称“曹衣出水”。受印度健陀罗艺术的影响,用笔细而下垂,成圆弧状,讲求线之间的疏密排列变化。
此法用笔最宜沉着。北宋陈用志,明丁云鹏、陈洪授等人作品,系基于此法之发展。
(二)兰叶描类:有粗细变化
1、蚂蝗描
时期:唐、南宋
人物:唐-吴道子、南宋-马和之
描法:其线条用笔外形近似蚂蝗(学名“水蛭”)后人因之命名。又称兰叶描,伸屈自如,柔而不弱,气神通畅,切忌臃肿、断续。
又称兰叶描,为唐代著名人物画家吴道子所创。吴道子用此法,轻重顿挫之间,呈现出粗细刚柔、长短虚实的特点,具有立体感。此描法宜表现布质较硬衣纹摺痕。
2、钉头鼠尾描
时期:南宋
人物:李嵩
描法: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其线条起笔及收尾形似钉头与鼠尾,故名。传统人物画重要技法之一。其特点,在起笔时须顿笔,收笔时渐提渐收。所谓头秃尾尖,头重尾轻。
清·王瀛说:“钉头鼠尾描,画有大兰叶、小兰叶两种描法,如写兰叶法。”
(三)减笔描类:快速简化笔线
1、竹叶描
时期:南宋
人物:李唐
描法: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宋代画墨竹盛行,以此技法写人物,其线条近似竹叶,因而得名。《点石斋丛画》:“用笔横卧,为肥短撆纳,如竹叶”。说明描法结构近似画墨竹。
2、折芦描
时期:南宋
人物:梁楷
描法:这种描法所画衣纹线条起迄部分较为尖细,行笔至中间转折时由于压力增强,而形如折断的芦叶,故名。画折芦描时行笔速度不宜过快,过快易流于粗率;也不宜过慢,过慢则易笔势涩滞。在勾描的同时辅以淡墨进行渲染,一方面有利于增强衣纹的立体感;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由于用笔激烈转折而带来的紧张生硬之感。
3、减笔描
时期:南宋
人物:梁楷
描法:这是一种行笔速度快,线条简约的画法。其特点是侧锋行笔,画出的线条既概括简练,又富于变化,行笔速度快时尤显其笔力强劲。较为典型的作品是梁楷的《太白行吟图》,画诗仙李白行走吟诗的情形,全画除头部及五官用细笔勾描外,衣裙则用大笔四、五笔淡墨画出,纵笔挥洒,诗人吟咏时的神情就跃然纸上。梁楷的这种减笔线描把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推到一个新的水准。在宋以后,梁楷的减笔划启发了一部分文人画家,对日本的绘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2022教师招聘笔试之英语学科备考知识点:完形填空高频词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