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0 15:01:49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22年省考申论热点之《黑衣人“抢甘蔗”事件:执法不能外包》
【热点概况】
12月6日,一组“黑制服抢甘蔗”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十多名身着统一的“静通市容”的黑制服的人员,将一名骑车带着一捆甘蔗的老人团团围住,然后,三下两下把老人的甘蔗全部夺走,画面里老人绝望的哭喊声让人揪心。
【各方观点】
澎湃新闻:相比老人被哄抢甘蔗,公众更关注的问题是基层执法权被一纸合同“外包”。街头执法、查封、暂扣、没收等行政行为,不能由一家商业公司来行使,否则,即使街面干净了,也会让法治成最大输家,政府公信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人民日报:吆五喝六,一身匪气,不是维护市容,而是败坏市容;不能带来秩序感,只会制造社会断裂。一旦放任,政府形象必被“绑架”,人心必然散失。服务可以购买,监管不能缺位,请牢记公权力来源于人民,请善待人民群众!
人民资讯:如此恶劣的行径,一句“外包”,一则通报就完了吗?外包、致歉、处分,多么程式化的处理,似乎“外包”一出,“歉意”一致,什么事情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我们不能任由某些人“装糊涂”,如果事件后续到此为止,不但老人不会原谅,广大网友也不会原谅,作风建设更不会原谅!
【深度分析】
(一)暴力执法的危害:
1.催生暴力抗法。摆地摊可能是一部分人唯一的生存方式,当遭到暴力执法的行为后,可能会不计后果的秉着“你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好过”的理念,造成暴力抗法的行为。
2.提高执法成本。在暴力执法与暴力抗法恶性循环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不得以会配备各类保护装备,价格不菲,而这些费用的来源均为纳税人的纳税钱,也就是说最终受到拖累的还是百姓;另外,当暴力执法被曝光公之于众,又会让政府部门调整更多的精力进行解决,无形中提升了执法成本。
3.损害政府形象。执法者在执法的过程中代表的就是政府的形象、法律的权威。然而在暴力执法的过程中,百姓看到的不是宣扬的“以人为本”“依法执政”,而是城管“施暴”与“受暴”的过程,给政府的形象带来了一定的损伤。
4.阻碍社会和谐稳定。在暴力执法之下,公民会对自身安定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安全预期,不仅城管执法人员的执法形象会受损,百姓也会有诸多怨言,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二)暴力执法的原因:
1.执法者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执法者存在特权心理,心气浮躁、急于求成,业务能力培养缺乏。执法队伍录用渠道繁杂,城管法律素养、文化知识、道德素质等参差不齐,执法方式多样不一;政府组织不注重培养业务能力、素质提升等,导致执法者对执法行为一知半解,靠自身理解办事。
2.执法理念人是单一。不具备“以民为本”意识,受传统的行政执法价值导向影响,城管护国家利益,损他人利益;以权利本位代替以民为本;以己行为视为法律代言,片面追求执法效果,忽视民众利益,从而粗暴执法、不忍他人旁言,没有培养起“以民为本、爱民福民”意识。
3.执法工作无规章标准。由于对行政执法制度不熟,导致法治观念不强,从而办事以人治代替法治,执法程序不明确,导致执法者工作标准无章可循,全凭快速简单行事。
4.执法者与被执法者地位与利益不对等。由于城管认为自身有权有势,不愿低头与民沟通,加之城管执法对象是弱势群体,社会地位低下。城管的职责是美化城市与维护秩序,保证民众高质量生活;而流动商贩的利益却是维持生活所需,解围家庭困境,没有心思考虑城市整体利益,如此两者利益不一导致冲突,升华过后必有大打出手。
(三)解决暴力执法的对策:
1.加强监督和宣传力度。
(1)增加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权力,让人民群众参与到行政执法中来,了解行政机关的权力,执法的困难度。
(2)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关,让广大人民群众作为行政执法的监督者,增加行政执法的透明度。
(3)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为行政执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
(1)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选拔人才,对合格的人员进行考核,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和执法人员。
(2)向执法人员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转变执法理念,端正其执法思想。
3.完善相关立法和执法制度的建设。
(1)明确规定执法人员的权利、义务、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违法执法应承担的责任。在行政执法中严格落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明确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程序就能减少行政执法错误和滥用权利的情况。
(2)在立法过程中积极听取民众的意见,促进了公民与政府的互动,增加了民众与政府的关系。
(3)对于违法执法的行政人员应该严肃处理,及时处理那些不负责任的执法人员,保证执法队伍的素质。
4、不盲目追求效率,文明执法。
(1)行政人员应注重程序的公正性,严格依法行政、倡导文明执法,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一切以人为中心,执法者应正确处理国家与公民、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2)执法人员做到文明管理、热情服务、以理服人,实现文明中执法、在执法中文明的目的,必须在保证行政相对人的权益能得到充分保证下才能行使行政执法权。
【参考文章】
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式,工作面广量大,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中国建设的信心。近年来,随着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深化,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全面推行,我国行政执法总体上有很大改善,但法治政府建设还有一些难啃的硬骨头。现实生活中,一些行政机关采取突击式执法,在处罚手段上层层加码;一些地方存在滥设“电子眼”引发“暗中执法”等问题。此外,不合理罚款、粗暴执法等现象仍未杜绝,不时引起社会关注。
如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延展。着眼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着力实现行政执法水平普遍提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努力方向。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聚焦行政处罚法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部署安排,旨在回应当前的执法实践需要,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提升行政执法的温度。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强化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增加首违可以不罚,明确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通知》要求,不得在未查明违法事实的情况下,“一刀切”实施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等行政处罚;要综合分析研判同一区域内高频违法行为的原因,推动源头治理。各地不断规范执法言行,推行人性化执法、柔性执法、阳光执法,有的地方还列出包容免罚清单等,让执法更具公信力,更为社会所接受。
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也要加强行政执法的力度。涉及群众的问题,要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群众情绪,充分考虑执法对象的切身感受,可以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方式。但是,对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则要加大执法力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还需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只有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执法规范化程度越高,法治权威和法治信仰就越能在全社会形成,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也会越强。相信,随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个执法环节,这种正相关效应也会愈加彰显。
以上就是【2022年省考申论热点之《黑衣人“抢甘蔗”事件:执法不能外包》】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申论热点:酒桌文化不能“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