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5 15:57:1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白城华图
2022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中的成语俗语
每年公务员考试的常识部分总是令广大考生颇感无奈。因常识涉及知识点的广泛性,考察角度的多样性等,使不少考生产生了一种畏难情绪,对常识部分干脆放弃,考试直接靠蒙。大大影响了考试成绩。吴老师就常识中的成语俗语模块和大家一块探讨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或俗语的理解
1成语俗语结合哲学原理
2公基考试中经常把成语俗语与哲学原理结合设置考题,因为考生知识迁移能力欠缺,不能深刻理解成语俗语蕴含的哲学原理,导致把题目理解错误,从而做错丢分,留下遗憾。
成语或俗语对广大考生来说好像很熟悉,感觉不太难,但是因为大家平时学习中,习惯于浅尝辄止,不注意发掘其深层含义,不注意与相关知识点联系,往往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在貌似简单的问题中折戟沉沙。比如:“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个成语说的是萧何和韩信本为好朋友,萧何向刘邦举荐了韩信,使得韩信终成一世功业,然而同样也是这个萧何向吕后献计,除掉了韩信。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再比如:“尺蚓穿堤,能漂一邑”,这个成语出自北齐·刘昼《刘子新论·慎隙》:“尺吲穿堤,能漂一邑;寸烟汇穴,致毁千室。”意思是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可能会引起大祸。
3成语俗语与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结合
4成语俗语与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结合也是公基命题的一个方向,所以广大考生在平时阅读中要注意多思考,多联系,主动发掘其深层次含义及与相关学科的关联。
5比如:曲高和寡,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其意思是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6曲高和寡联系经济学原理是告诉我们,刚开发出的新产品在没有竞争对手时,要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价格上。否则,如果定价太高,消费者数量会极具减少,影响销量;如果定价太低又导致达不到最大效益。所以应该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价格上,才能获益最大。
7再比如:未雨绸缪出自《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绸缪牖户。” 意思是说,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就修补好房屋的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 联系到管理学原理,未雨绸缪启示我们管理者要做好前馈控制。要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总之,学习要处处留心,要认真思考,把握住每个知识点的精髓,切忌浅尝辄止。所以希望大家在复习中一定要真正沉下心去,深入进去,不放过一点疑问,对每个问题要弄清究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方可蟾宫折桂,笑到最后。
二、【试题演练】
【例1】下列成语与工艺技术或行业对应不正确的是:
A.量凿正枘——木工
B.锦上添花——纺织
C.炉火纯青——冶炼
D.青出于蓝——陶瓷
【答案】D
【知识点】文化
【参考解析】这道题既有难度有暗藏陷阱,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道题各选项:
B项,锦上添花是指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与纺织行业有关,因此B项对应正确。所以选择B选项。
【拓展】A项:量凿正枘是指木工度量器物孔眼的大小方圆制作可与之相契合的榫头。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与木工行业相关,因此A项对应正确。
这道题最大的难度就是C和D项到底哪个描述不对,那我们说说它们各自最原始的出处。
C项:炉火纯青确实指的是冶炼行业,而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炼丹术。为什么呢?原来在春秋末期时,有一本书叫《考工记》上面记载,在冶炼青铜时,铜料与锡料中会先冒出黑浊的气,“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近代科学证明,金属加热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气体。冶炼青铜时,开始会产生黑浊的气体,随着炉温的升高,会产生青白、黄白之气,到只冒青气的时候说明杂质基本去除,青铜已经炼成,可以浇铸了。在冶炼青铜时,产生了青色的气体时杂质就基本除去了;后来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现在我们常用“炉火纯青”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可见炉火纯青与冶炼工艺有关,因此C项对应正确。
D项:“青出于蓝”最先处于荀子的《劝学篇》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里的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而瓷器中的青花中的青色颜料来源于中东的苏麻离青,即苏麻离青,是一种钴料,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后来中国从当地进口苏麻离青,用于烧制瓷器,因此青出于蓝的青与陶瓷中的青不是同一来源。现代我们用以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可见该词的产生与陶瓷制作无关,因此D项对应不正确。
更多备考资料欢迎添加白城华图小客服:huatu3214567
以上就是【2022公务员行测常识判断中的成语俗语】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