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松原华图 > 吉林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中国文字的变迁

吉林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中国文字的变迁

2022-01-10 17:39:3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吉林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中国文字的变迁

  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

文字 时期 说明
甲骨文 刻在龟甲、兽骨上,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最早发现地点:河南安阳)
金文 商、周 商出现,周流行;刻在青铜器上。又称钟鼎文。
小篆 李斯,书同文(书同文、车同轨代表国家的统一)
隶书 秦、汉 秦出现,汉流行。线条变笔画,奠定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草书 起于西汉,盛于东汉。隶书基础上产生
楷书 东汉末 创始人钟繇
行书 魏晋 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延伸阅读:

  1、汉字六书: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如刃、凶)。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如马、鱼)。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如樱、篮)。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如酒)。五曰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楔形文字:古代西亚苏美尔人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吉林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之中国文字的变迁】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敲重点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