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17:01:0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2022年吉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贯奉行的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外交政策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也是常考的部分,小编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根本准则。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在外交工作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基本经验。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但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独立自主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争取到的根本权利,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是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立场。
新形势下,中国同世界的联系空前紧密,同世界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维护国际秩序、推动世界发展、完善全球治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统筹做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例题】
1. (判断题)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包括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故本题判断正确。
2. (单选题)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 )
A.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B.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构建多极秩序,促进南南合作
【答案】C【解析】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小编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对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起决定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对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例题】
1. (单选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决定其性质和方向的是( )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多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ABD【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D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小编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
一、发展历程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1979年3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5年8月,邓小平开始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连在一起。
1987年1月底,中共中央指出在一个中心之下的这两个基本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
1987年6、7月,邓小平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了阐述:“我们的根本政治路线是把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最终确立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第一次对这条基本路线作出明确概括,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完全形成。
邓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时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把这条基本路线正式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党的十九大修改党章,将“美丽”加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形成了以下基本路线的表述:“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又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对中国国情的准确定位。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保证。
【例题】
1. (单选题)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概括,一个中心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中心
C.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坚持以人为本为中心
【答案】A【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后来被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以,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2. (单选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B【解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中国共产党
2021年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文章强调,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小编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
一、党的性质及宗旨
(一)性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二)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二、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这些都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例题】
1. (判断题)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了“四个意识”,增强政治意识、战略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解析】“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是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最早提出来的。题干错在“战略意识”,应为“大局意识”。故本题判断错误。
2. (判断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机构的最高原则。(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解析】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政党,它几乎具备了国家机器的全部职能。在当下的政治体制下,它是唯一的其他任何政治派别和政治力量都无法取代的权力中心。所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核心,它塑造了中国政治体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最高原则。故本题判断正确。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公有制经济基本知识
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推动形成了坚实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有力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顺利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 公有制经济是一个重点知识,小编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公有制经济的相关知识。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成分
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2)集体经济,即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3)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目前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有股份制企业、跨所有制组成的企业及企业集团、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国家和集体行使所有者的权益,也属于公有制经济。
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此控制力,一是对起决定作用的稀缺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控制力;二是对经济运行态势的控制力;三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趋势的控制力。
【例题】
1. 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成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
A.数量上
B.质量上
C.效益上
D.控制力上
【答案】D【解析】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体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判断题)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解析】公有制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的经济形式。所谓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中,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其中全民所有制经济发挥主导作用。故本题判断正确。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其基本内容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小编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
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一国”就是要维护中央依法享有的权利,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在国际上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二、两制并存
两制并存就是在坚持“一国原则”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里,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占全国土地面积绝大部分的大陆地区,是这个统一国家的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作为这个统一国家不可缺少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里,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香港、澳门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全面准确把握和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首先,必须全面把握这一方针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标,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台湾长期繁荣稳定。其次,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特别行政区自身竞争力以及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例题】
1. (判断题)坚持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解析】坚持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一个中国一般指一个中国原则。一个中国原则是指大陆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它是在中国人民捍卫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中形成的,具有不可动摇的事实和法理基础。这个原则是我国政府开展外交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故本题判断正确。。
2. (判断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知识。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故本题判断正确。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要把科技创新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还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就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四、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统筹推进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指的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四大板块”。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深化改革。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科技进步和创新。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是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基点是扩大内需。
【例题】
1. (多选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包括( )等。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答案】ABCD【解析】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项。
2. (判断题)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解析】2005年10月8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报告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所以,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生产发展,而不是生活富裕。故本题判断错误。
3. (判断题)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解析】“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故本题判断正确。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不给后人留下遗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小编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
一、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提出
1995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生态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列在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个目标之一。
2007年,“生态文明”第一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起来,并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单独加以论述。
2017年十九大,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1)生态文明的核心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总体要求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核心与实质
“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4)建设目标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5)建设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们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题】
1. (单选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A. 崇尚自然
B. 顺应自然
C. 开发自然
D.利用自然
【答案】B【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2. (判断题)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主义总体布局。(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式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故本题判断正确。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和原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小编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
一、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一个基本方针,明确载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〇一〇年远景目标纲要》。
1997年,党的十五大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党的最高政治文件上实现了从“社会主义法制”向“社会主义法治”的转变。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被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初步形成。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科学内涵
依法治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对于依法治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根本制度决定的。
(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各项工作,主要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3)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是宪法。
三、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例题】
1. (单选题)( )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答案】D【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可知,D项当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 )宪法修正案时写入的。
A.1993年第二次
B.1999年第三次
C.2004年第四次
D.2018年第五次
【答案】B【解析】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正式将“依法治国”写入了宪法。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将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小编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相关知识。
一、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力由社会的哪个阶级或哪些阶级掌握。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对于国体,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政体是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
对于政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人民则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三、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政党制度的内容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2)政党制度的专门机构
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共同创立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专门机构。它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例题】
1. (单选题)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
A.工人阶级的领导
B.公有制为主体
C.工农联盟为基础
D.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宪法知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我国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在我国,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第二,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我国宪法第二章确认我国公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2. (判断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解析】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本题判断错误。
以上就是【2022年吉林省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