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乾安华图 > 2022国考申论热点之县域经济_乾安华图

2022国考申论热点之县域经济_乾安华图

2021-11-18 18:45:39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国考申论热点之县域经济_乾安华图

  一、 热点概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区域经济范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并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 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一直以来,县域经济为 城市经济提供了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 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机制的存在,县域经济的发展相对城市经济有明显的滞后 。 随着曹县等网红县走进人们的视野以及共同富裕的再次提出,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已迫在眉睫。

  二、各方观点

  人民网: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发展升级的支撑。推动江西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必须把县域经济发展升级作为推进全省发展升级的重要抓手,按照“产业发展壮实力、城乡统筹惠民生、改革开放增活力”的要求,加快做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光明网: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培育竞争优势,促进特色经济产业化;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经济集群化;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湖北日报: 县域经济发展不够,全域高质量发展就缺乏块状集群和点面支撑。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超越传统路径,能优先集聚的优 先集聚,能率先发展的率先发展,通过发现“空白点”、找到突破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深度分析

  (一)意义

  1 、 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是县域政府,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县域经济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是促使乡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保证。

  2 、 发展县域经济新增了就业平台。增加了就业岗位,带动就业,有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避免农村人口集中涌向大城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一农村顽疾。

  3 、 县域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城市经济。县域经济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括农产品、土地、劳动力等,可以说县域经济强则城市经济稳。

  (二) 问题

  1 、 县域经济结构存在短板。第一产业占比大,第二产业小,第三产业弱,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依然以农业经济为主,第二产业普遍是小项目,第三产业起步晚,发展未形成规模。

  2 、 县域人力资源素质不高 。部分县级政府工作人员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工作方法缺少创新,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浓;人才短缺、科技发展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3 、 县域经济缺乏资金保障。县域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对于资金的刚需很强烈,必须走“工业兴县”道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否则只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三)对策

  1 、 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资金投入。 改革金融体制,增加县级分支机构存款增量,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机制。

  2 、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扩宽招商领域,扩大招商规模,完善 招商引资、低息贷款等政策培育新兴产业和重点项目,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3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各类资源, 优化生态环境资源、对城镇的基础设施加强建设力度。 筑牢经济发展平台,构筑政府主导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高效高质服务。

  想了解更多备考知识,关注最新招考信息,可以扫码添加乾安华图微信 或拨打电话0438-8233789

  同学们,梦想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备考吉林公务员、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的同学,平时需注意时政积累练习,方能在考场中不慌乱!吉林华图为大家整理2020及2021时政热点及时政模拟解析,帮助大家从容备考!!!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国考申论热点之县域经济_乾安华图】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吉林省考敲重点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