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松原华图 > 2022年吉林公务员考试备考之类比推理,用在言语

2022年吉林公务员考试备考之类比推理,用在言语

2021-11-15 13:48:4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年吉林公务员考试备考之类比推理,用在言语

  类比,考察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我们非常熟悉这一概念,因为它是判断推理模块中的一个必考点,殊不知,这一知识点在言语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觑。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类比的一些基础知识。

  类比

  通过A(本体)与B(喻体)对比,强调A与B的共性,重点是本体。

  【引导词】

  就像,正如,和……一样,与……类似等

  在言语学习中,类比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句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片段阅读中,类比帮助我们理解复杂语句当文段重点句比较复杂、选项设置令人迷惑时,文中如果出现了类比关系,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喻体的特点来推出主体的特点,即作者想要强调的重点。

  【例】对年轻人来说,手机变得和吃饭一样重要。

  此句通过手机和吃饭类比,强调手机对年轻人的重要性。

  【例1】将“幸福”传感器放在人体表面或植入人体。通过各项指标可测出人们每一刻的幸福指数。没有一个“幸福”传感器会是完美无缺的,而且也不需要。温度计被发明出来时也很不精确,但随着时间推移,温度计的设计日渐精致,现已是不可或缺的日用品,科学家们相信,“幸福”传感器也将遵循类似进化进程,虽然它们在评估人们心理状态时总会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可穿戴传感器却比衡量幸福的传统工具来得更为低调,更加易用。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任何“幸福”传感器都不可能完美无缺

  B.“幸福”传感器会向着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C.“幸福”传感器将成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D.人类并不需要完美无缺的“幸福”传感器

  【答案】C

  【解析】本文本体是“幸福”传感器,喻体是温度计,共性是不可或缺性。因此答案为C项。

  【点拨】本题很容易纠结B项,因为主旨中B、C都有提及,但此时如果把握的类比关系的相似性,我们可以通过喻体来推出主体的重点。

  (二)逻辑填空中,类比帮助我们迅速定位提示信息

  【例】现代年轻人对微信的_______,就像空气一样,不能有片刻的分离。

  A.依赖 B.喜爱

  此句通过手机和空气类比,强调微信对年轻人的必要性,所以选依赖。

  【例2】人就是一棵树,当我们有所失的时候,必须去_______,你会发现生命中那些曾以为不可或缺的东西,就像树的须根,一旦_______,同样也能顽强地活下去,这就是生命力。当人被迫面临一个新的环境,或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状态时,曾经的成就与辉煌,就像那华丽的树冠,只会成为生命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适应 失去 负担

  B.争取 干枯 象征

  C.承受 萎缩 点缀

  D.挽救 暴露 印记

  【答案】A

  【解析】第一句话就是一个类比关系。本体是人,喻体是树,共性就是失去的时候能够适应。因此第二空中对应的词就是“有所失”,所以A项“失去”合适。

  再看第三空中,又是一个类比,本体是曾经的成就和辉煌,喻体是树冠,那么树冠对于树来说,不是“象征”“印记”,也不是“点缀”(让树变得好看),而“负担”合适。因此答案为A项。

  【例3】“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描述的是兵营与士兵的关系。这句俗话同样可以用于阐释大学与师生之间的关系。大学作为相对_______的机构,师生的驻留和流动促进了大学气质与个性的形成和保存。对师生来说,他们既是大学氛围的建设者,也是感受者;对大学来说,它既是已有气质和个性的保存者,又在不断接受教师和学生每日对大学气质与个性的_______。

  依次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特殊 影响B.独立 改变

  C.固定 塑造D.成熟 渗透

  【答案】C

  【解析】前两句话就是一个类比关系。本体是大学和师生,喻体是营盘和士兵,共性是固定和流动的关系,因此第一空,描述大学的特点,应该与“铁打的”呼应,所以“固定”合适,因此答案为C项。

  【例4】文学解读和批评可以是感性的、印象式的,也可以是理性的和高度理论化的。文学不是用单纯的社会学方法可以_______的,就像心灵不能用此时此刻或彼时彼刻的一孔之见来一概而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可见一斑B.一览无余

  C.明察秋毫D.拨云见雾

  【答案】B

  【解析】这个文段就是一个类比关系。本体是文学,喻体是心灵,特征及共性是不能由某一刻的感受完全涵盖,而空格正是要填入本体的特点,即文学不能由社会学方法完全涵盖,即与“一概而论”呼应,此处只有“一览无余”合适,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怎么样?是不是惊奇地发现,类比作用真的不小哦!曾曾老师提示你,下次做题时,如果本体中的内容难以理解,我们不妨可以从喻体特征推理出本体特点,有时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年吉林公务员考试备考之类比推理,用在言语】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11.11华图好课节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