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松原华图 > 2022国考行测备考 言语理解之转折关系

2022国考行测备考 言语理解之转折关系

2021-11-04 16:16:0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 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国考行测备考 言语理解之转折关系

  一、 转折关系

  关联词:

  虽然……, 但是……

  可与 “虽然” 替换的词是: 虽说、 固然、 诚然、 尽管等。

  可与 “但是” 替换的词是: 可是、 然而、 却、 而、 不过等。

  其中, 我们可将其按照语气强弱分为两类:

  强转折: 但是、 可是、 然而、 却;

  弱转折: 不过、 其实、 只是、 实际上、 事实上。

  例句:

  我们听过很多道理, 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后会无期》 )

  我们都在阴沟里, 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王尔德)

  应用:

  1. 转折之后是重点;

  2. 转折前后内容和感情倾向相反或相对;

  注意: 正确选项可能出现包含转折前后的陈述, 但无论如何, 转折之后的内容必须出现, 转折之前的内容可有可无, 一般出现转折之前的情况较少。

  【例题】 大数据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 是高精度对未来进行预测的手段, 数据是记录人类行为的工具。 靠大数据技术对未来做一个预测和参考是人类发展的成果。 但是, 人类的沟通和交流不该因为大数据技术而遭弃, 而过于依赖大数据的预测和推理,放弃人际沟通过程, 必然产生人际沟通的弱化, 进而影响到人的自由意志。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 大数据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

  B. 大数据将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C. 大数据不应弱化人际沟通

  D. 大数据影响人的自由意志

  【解析】 第一步, 分析文段。 文段开篇介绍大数据在决策预测方面的重要性。 之后通过转折词 “但是” 引出文段的主旨句, “人际的沟通和交流不该因为大数据技术而遭弃”, 最后进行解释说明, 通过过于依赖大数据放弃人际沟通过程带来的严重后果来证明主旨句的观点。第二步, 对比选项。 C 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A 项和 B 项: 为前半部分的大数据的重要性阐述, 偏离重点。 D 项: 为解释说明的内容, 且未提及 “人际沟通”, 与文段不符。因此, 选择 C 选项。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国考行测备考 言语理解之转折关系】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2022年国考 多宫格图形如何看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11.11华图好课节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