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吉林市华图 > 2022年国考行测备考——类比推理之成语专项

2022年国考行测备考——类比推理之成语专项

2021-10-21 13:35:30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吉林市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年国考行测备考——类比推理之成语专项

  在国考、省考和事业单位,类比推理所占题量分值在判断推理中的比重也不小,但是因为涉及到的常识、知识点较多,所以做题时的阻碍还是比较多的,今天我们就来讲下其中经常见到的一类词——成语。

  成语在我们类比推理中出现的形式各种各样,两词型、三词型和填空型都有出现,这其中两词型考的又是最多的,故我们今天重点了解下,两词型中成语都会怎么考。

  1.近、反义关系。例如“门可罗雀:无人问津”这两词都可表示人很少,所以是近义关系,“异口同声:众说纷纭”一个表示大家说的相同,一个说的不同,就互为反义关系。当我们判断题目考察近义、反义关系时,我们需要注意如果当看近义、反义选不出唯一答案时,要注意二级辨析,看程度、以及感情色彩。

  2.对应关系。主要考法有:因果、方式目的、常识等等。举几个例子,“差之毫厘:缪以千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都是因果关系,也有一整个成语进行拆分考察因果关系像“唇亡:齿寒”。而“刻舟:求剑”,这就明显不是因果关系了,考察的是方式目的,通过“刻舟“这个方式来实现“求剑”这个目的,那这里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刻舟”这个方式能求到剑吗?也就是说能达到目的吗?明显是不能的,所以我们方式目的还可以考察二级辨析看方式能否达到目的,像“指桑:骂槐“就可以达到目的。最后常识相对来说,更考察同学们对成语以及常识的积累,如”纸上谈兵:赵括“,”三顾茅庐:诸葛亮“,这两都是考察常识中的成语和人物的对应关系,但是做题的时候要区分清楚,题干的人物对于成语而言是主体还是客体。

  3.语法关系。成语是非常爱考察语法关系的,主谓、动宾、偏正等。像“愚

  公移山“中,愚公是主语,移是谓语动词,山是宾语,整体就为主谓宾结构;又如”提心吊胆“,提、吊是动词,心、胆是宾语,所以整体是”动宾动宾“式的语法结构;又如“风声鹤唳“风的声音和鹤的唳叫,像这种用形容词修饰名词或者用副词修饰动词的语法关系就是偏正关系,一般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可以记住能加上”的“和”地“就可能是偏正关系,”风的声、鹤的唳“。

  以上呢,就是我们今天对于类比推理中,成语关系考点比较多的考法归纳总结了,下面是今天内容的思维导图,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年国考行测备考——类比推理之成语专项】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行测真假推理题中不容忽视的细节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年省考笔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