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8 19:11:5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敦化华图
吉林省考简述公考中出现的“雾霾霜露”
进入冬季,随着气候的变化,供暖设施的运用,空气质量可能越来越不好,人们关心着周遭的生活环境,在考试中近几年关于环境问题也屡见不鲜,从之前考察较多的“风霜雨露”,到现在的雾霾,不难看出,这一话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重视,本文就公考中几道题为例,简述公考中出现的“雾霾霜露”问题。
一、霜、露的形成原因及真 题回顾
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露: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地面物体上开始观察到露滴生成。如果温度持续降至0℃以下时,露滴冻结成冰珠,称为冻露。日出之后,地面温度和湿度变成与夜晚完全相反的分布形式,贴近地面空气的增温也使该空气层的水汽含量欠饱和,各种条件都将有利于地面水分的蒸发,露滴逐渐消失。露珠是露的别名,它从夜幕降临到阳光初照是降落在花朵上,总是悄然无息。
回顾一下这道题: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B.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C.天空有云有利于霜的形成
D.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空条件下形成
【答案】C【解析】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
再看第二题:下列关于“露”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
A. 露水像雨水一样,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B. 露水是在空气清新的早上形成的
C. 露水是由草木等温度下降,使大气低层的水蒸气凝结而成
D. 水蒸气凝结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雾,雾因重力下降到草本上而形成露
【答案】C【解析】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热量散失很快,地面气温迅速下降。温度降低,空气含水汽的能力减小,大气低层的水汽就附在草上、树叶上等,并凝成水珠,即露水。露水的形成是有条件的,需要在大气较稳定、风小、天空晴朗少云、地面热量散失快的天气条件下才能形成。答案为C。
以上就是【吉林省考简述公考中出现的“雾霾霜露”】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