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6 20:06:09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通榆华图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翻译推理
“只有才,后推前”
同样的,第二类翻译我们用“只有才”来指代,即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翻译。也就是说,当题干出现“只有..才...”这样的关联词语时,也是可以翻译的。我们通过这样一句话来理解:“只有通过笔试,才能考上公务员”;也就是“考上→通过笔试”。由于通过笔试是不一定能推出考上公务员,而考上公务员能推出通过笔试的;总结发现“只有才”这样的句式,可以翻译为“后推前”的推出关系。“前”即原文前半句,“后”即原文后半句。同样既然是一类翻译,也会有其他逻辑关联词是替代“只有才”的:
“不...不...”“除非...否则不”“...是...基础/关键/保障”“...是...必不可少/必要条件”等。
“且”命题
第三种翻译,区别在于不再是能翻译成推出关系的逻辑关联词了,而是一种命题:“且”命题(联言命题)。在学习这个命题的过程中,翻译不是难点,核心是需要我们理解命题的逻辑含义及命题的真假值:A且B,即A和B“同时成立”。因此,“A且B”只有在A、B同时成立时才为真;A、B中有一个不成立则为假。
口诀:“全真为真,一假即假”。
“或”命题
第四种翻译,同样需要重点掌握命题的逻辑含义及真假值:“或”命题(选言命题)。A或B,即A和B中“至少一个成立”。因此,“A或B”,A、B中有一个成立即为真,同时都不成立才为假。
口诀:“一真即真,全假为假”。
那么简单总结一下,我们的翻译就主要集中于这四类:
四类翻译 | 命题核心 | 翻译规则/逻辑含义 |
如果就 |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 前推后 |
只有才 |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 后推前 |
且命题 | 联言命题 | 全真为真,一假即假 |
或命题 | 选言命题 | 一真即真,全假为假 |
推理
了解了翻译规则,我们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将题干做出了翻译。接下来,还需要掌握重要的推理规则,对选项做出分析。而核心的两个推理规则如下:
逆否定理
前面提到,我们通过翻译可以将题干翻译成推出关系:A→B。那么,题干条件成立,即这个推出关系成立。而推出关系成立的逻辑即:A成立,则B一定成立。也就是:肯前必肯后。在此前提下,逆否定理的核心即:否后必否前。
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必然。”
摩根定理
摩根定理的核心是针对且命题及或命题,关于如何去否定这两个命题可以从命题的逻辑含义来理解。否定“A且B”,即让它不成立:A不成立或B不成立。否定“A或B”,即让它不成立:A和B都不成立。
公式:-(A且B)=-A或-B。-(A或B)=-A且-B。
观察发现,否定这样两个命题的过程,其实是发生了“且”“或”互换的。因此,我们也将之总结为“且或互换定理”:
快速记忆口诀:“负号进,且变或,或变且。”
综上,这四类翻译、两种推理是翻译推理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必备知识点。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的逻辑核心,才能熟练运用、快速解题。因此我们在此为大家简单汇总:
以上就是【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翻译推理】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