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松原华图 >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双减”政策,你怎么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双减”政策,你怎么看?

2021-10-16 10:37:41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双减”政策,你怎么看?

  【背景事件】

  “双减”政策即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根本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家长“内卷”焦虑、规范课外培训机构、提高校内学习质量,进而促进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氛围。

  【分析原因】

  一、学生压力过大

  近年来,随着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考上好的大学不惜倾尽全力把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放在教育投资当中,孩子无论是放学的课后时间还是周末时间都被各种补课班和作业占据,许多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导致了厌学、逃课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这无疑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与初心,让教育脱离的原本的发展轨道。

  二、部分机构“贩卖焦虑”

  随着各大教培机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在行业中占据更大的市场,一些机构不惜用家长“开刀”,找到家长的焦虑点,不断施压,诸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来,我们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们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等口号,被打成大条幅挂在机构最显眼的位置,再加之不择手段的营销方式,一些家长甚至在一个机构从小学的辅导一直交钱至高考,接踵而至的就是“退费难”、“暴雷跑路”等现象频发。资本的裹挟让教育行业陷入恶性竞争,最终损害的确实家长与学生的利益。

  三、学校教育质量不高

  从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至今,学校的软硬实力确实得到不断提升,但依旧存在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其根本在于很多学校教师都仅仅局限于教授灌输学生知识,而非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的目的,使得学生只会“被动”学习,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解决措施】

  各地政府贯彻落实“双减”政策

  “双减”政策下放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各级政府进行进一步的贯彻发力,有的地方政府大力打击校外培训,实施全面排查非法机构查出关停;有的地方教育局要求落实校内减负,减少课后作业时间,教师实行弹性制上下班,让课后学习也能够在学校进行。要大力整改的同时,政府也要警惕一些机构转为“地下”运作,也要做好关停机构的失业人员安置工作,以及优化对学校老师的福利待遇工作,让“双减”更好落地,净化教育风气。

  家长应做好家庭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强调的教育并不是落到学校主体之上,也包括我们学生的家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的努力,尤其对于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意识方面,其实并不需要家长有多高的文凭,而需要耐心的教导和循序渐进的教化。

  机构回归教育本质

  不少机构在政策下放后,许多大型教育机构纷纷表态要拥护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行大力整改,一些机构进行转型升级,扩展素质教育、成人教育等业务板块;一些机构重新进行内部整改,规范收费明细与营销方案。未来机构也应强化良好的教育意识,避免资本化运作,让教育市场回归有序发展。

  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双减”的落实必然要在学校下大功夫。提高教育质量不是简单的口号,更在于细化量化学校主体的责任,比如文件要求课后作业的时长限制,细化到各科目如何分配时间;再比如减轻家长负担,学校要如何推进课后服务,又由谁来监督教师不给家长增加负担等等。学校要做好“双减”,任重而道远。

 

  对于很多奋斗在公考路上的小伙伴而言,言语理解中的逻辑填空往往是其中的重点加难点。因为逻辑填空题在行测中每年雷打不动考察20道题,题量非常之大,而且难度较高,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言语题中错误率最高的往往就是这一部分。那么这块“硬骨头”该如何啃掉呢?下面我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一番,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正确的解题思路。

  对很多同学而言,填空题错误率高的重要原因就是选择答案时过分主观化,自己觉得哪个词好就选哪个,甚至有人会把四个选项一一带入验证,这样做法其实是非常愚蠢的。那么到底该如何下手,什么又叫正确的解题思路呢?答案是问这段话的作者。因为作者已经在上下文给了你答案,需要解题者自己分析文段,找到该选项的提示内容。要知道,答案是客观的,而非主观臆断。

  第二,下功夫积累词语。

  道理很简单,即使能理解了文段,如果选项有词语不认识,也无从下手,积累词语是做题的基础。而其中,成语又成为重中之重,每年国考行测会考察大约七八十个成语,大多数都和逻辑填空直接相关,当然,其他题型比如判断、常识,也会或多或少涉及到一些成语。说到积累词语,建议大家理解性记忆,切不可死记硬背,更不能只看比喻意而不管字面含义,因为考试既会考察一个成语的比喻意,也可能会考察字面含义,更何况如果一味死记硬背,也很难记住数量非常庞大的词语。比如“屡试不爽”,很多小伙伴背诵比喻意的时候,会很疑惑为何“不爽”和“不错”会划等号。其实,如果能把每个字都拆开理解,明白“爽”不是现在理解的很爽,而是爽约中,错过约会的意思,那不爽就没有错过。屡试不爽,就是每次都不错,也就意味着每次都能成功,这样下来理解下来就会印象很深刻了。

  第三,练习真题,融会贯通。

  如果国联考真题没有刷完,建议大家不要着急做模拟题,因为大部分模拟题的质量比起国考,甚至各地省考言语题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刷题过程中应该注意总结思考,好好琢磨一番,尤其是自己的错题,可设置一个错题本便于日后翻阅。要注意总结出题人各种常见的陷阱,做到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写在最后,公考路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手如云,如果自己觉得刷题太难,或遇到瓶颈无法突破,那就只能求助于各大培训机构了。如何选择,还需自己好好思量。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双减”政策,你怎么看?】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2年省考笔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