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敦化华图 > 公务员考试热点:食品安全塑化剂

公务员考试热点:食品安全塑化剂

2021-09-30 13:36:59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敦化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公务员考试热点:食品安全塑化剂

  塑化剂危机持续发酵,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重创的同时,调味品、饮料企业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波。“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在微博中语出惊人。短短一天,这条微博就被转发15000余次。一时间,消费者人心惶惶。

  面对记者的追问,事件的始作俑者龚也长表示,酱油、醋塑化剂超白酒400倍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食品用香精香料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标准比白酒行业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确实高出很多倍。据介绍,2011年6月台湾塑化剂事件爆发后,国家卫生部下发卫办监督函[2011]551号文件,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作出了严格规定;不过两个月后,卫生部又下发了卫办监督函[2011]773号文件,专门规定了食品用香精香料中塑化剂的总含量上限,较此前的通用标准放宽了数十倍。

  这一明显的双重标准,令人大惑不解。难道香精香料中的塑化剂就不是塑化剂?为何偏偏对相关产品网开一面、高抬贵手?业内人士道破其中玄机,塑化剂标准的前后不一,幕后推手源自众多国内食品巨头的集体抗议。551号文件出台后,以香精香料为重要成分的调味品和酱油企业到卫生部去闹,称由于国内企业生产工艺和包装较为落后,大部分香精香料都无法达到标准,后来卫生部才出台了773号文件。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表示,在生产、包装以及运输过程中,都有塑化剂转移到产品中的可能性,“没有哪一家企业敢保证其生产的产品全部不含塑化剂。”越是这样,越应该对所有产品一视同仁,统一制定相关标准,岂能一味迁就于少数企业的利益诉求?如今宽松不一的双重标准,不仅让调味品、饮料中的塑化剂成为“漏网之鱼”,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极大损害了制度的公信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标准的制定,更应以最大限度保证质量安全,维护广大公众身体健康为依据和准绳。遗憾的是,时下一些食品行业标准却呈现出被企业绑架的“利益化”倾向。

  制定标准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当标准的天平向企业一方倾斜,消费者的权益将只能悬在半空中。食品饮料中混入的塑化剂固然可怕,但最可怕的还是唯企业诉求马首是瞻的标准利益化。因为前者污染的是水流,后者破坏的则是水源。

  免费领取考前资料详询:0433-8916111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公务员考试热点:食品安全塑化剂】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