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敦化华图 > 公务员考试申论例题详解之阅读能力篇

公务员考试申论例题详解之阅读能力篇

2021-09-29 10:42:10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敦化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公务员考试申论例题详解之阅读能力篇

  在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中对考生的能力测查最基本的一项就是阅读理解能力,体现在考题中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概括题,下面就通过一道例题的详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让大家在应对概括题时能够有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提高答题效率。

  一、 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多方面的原因。请依据“给定资料1”分别进行概括。(10分)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通过审题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这道题在题设的部分就已经明确了我们的答题方向:请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实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做出判断:第一、答案的信息点集中在给定资料1中,只需要阅读材料1即可。第二、是对《渤海碧海行动计划》难以实现的原因进行概括,因此可以判断这是一道典型的概括题,概括的要素为概括原因。所以我们只需按照概括题的答题思路作答即可。第三、字数作答限制200字以内。因此在写答案时要注意,不要超出字数要求。带着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开始有目的性的阅读材料并寻找答案了。

  1. 海洋是人类家园的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我国海域内,有海洋生物两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3000多种。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全球海洋污染愈益严重。海洋污染的治理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像渤海这样的内海,海水封闭性强,自身交换能力差,一旦污染,它的自我更新周期至少需要15年。渤海素有我国“鱼仓”、“盐仓”和“海洋公园”的美誉,但近30年来污染加剧,情况堪忧。调查显示,1983年渤海鱼类有63种,2004年只有30种,带鱼、鳓鱼、真鲷、银鲳等几乎绝迹。2000年至2007年,渤海发展赤潮灾害87次,累计赤潮面积2.05万平方公里。

  200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由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海洋局、交通部等有关部门和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四省市联合制定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碧海计划》),旨在促使渤海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的改善,努力实现海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碧海计划》总投资500多亿元,实现项目427个,主要包括城市污水处理、海上污染应急、海岸生态建设、船舶污染治理等内容。实施区域包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辖区内的13个沿海城市和渤海海域,以每五年为一个阶段实施。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拟分阶段推进,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2001年至2005年要实现的近期目标是:渤海海域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初步缓解。

  科学调查与监测结果证明,陆源污染对渤海威胁最大,入海河流流域周边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及化肥污染是三大陆源污染源;此外,船舶石油泄漏、海上石油开采和海水养殖中的添加剂也会对海洋造成严重污染。在近期治理阶段,为遏制陆源排污,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国四大海区中,渤海沿岸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最多,比例高达90%以上。渤海沿岸有分属在三省一市的13个城市,渔、盐、农、航运、石油、旅游、工业等众多行业在渤海进行经济开发活动,海洋、环保、农业、交通等政府管理部门以及三省一市地方政府又各自具有相关的管理职能,因此,很难进行海陆一体化的综合治理。有人戏噱这是“群龙闹海”——“海洋部门不,环保部门不下海,管排污的不管治理,管治理的管不了排污。”众多主体分享渤海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这就使渤海成为典型的“公地”,直接影响沿海地方政府治理的积极性,造成治理工作效率低下。《渤海计划》只是一个政策性文件,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效应,执行过程中,难以借助法律手段实现管理体系、监测体系、投资体系、统计体系、评价体系的对接统一,这也直接影响了治理的效果。有关权威部门发布的2004年渤海环境质量公报显示:“污染范围比上年扩大。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较上年面积增加约0.6万平方公里,占渤海总面积的35%。其中。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较上年分别增加了44%、256%和57%,污染程度明显加重。近几年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后,渤海环境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轻度、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的总面积呈上升趋势。”显然,《碧海计划》近期目标难以如期实现。但是很多专家也指出,不能否定实施《碧海计划》的积极意义,它毕竟为其后《海渤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的制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教训。

  2008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确定了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建立渤海污染与生态保护系统;面源点源治防联动,建立陆域污染源控制和综合治理系统;全面实施节水治污战略,建立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与整治系统等五大主要建设任务,体现了渤海环境保护任务的综合性、战略性与长期性,并强调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全面推进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确保引进项目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的企业和产品,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资料1中的第一段客观陈述了海洋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一客观事实,对解答本题没有实质性帮助,因此考生在阅读此段时可选择忽略。第二段一开始,就出现了有用的信息点,第二句话“海洋污染的治理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像渤海这样的内海,海水封闭性强,自身交换能力差,一旦污染,它的自我更新周期至少需要15年。“中我们看到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近期难以实现的原因,概括为渤海是内海,海水封闭性强、交换能力差且需较长更新周期。接下来描述的是渤海污染严重的现状。并不是此题的答案点,因此可以忽略不计。第三段介绍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的具体内容以及通过实施此计划将要达到何种治理效果,与本题所问关联度不大,所以可以略过不读。第四段所占篇幅较大,信息点较为集中,因此需要精读。第一句话阐述渤海的污染源构成中,陆源污染、海上石油开采、海水养殖等成为污染渤海的”元凶“,所以可以概括出一句话,污染源众多。第二句话,虽然政府环保部门为治理渤海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效果不明显,其原因概括为渤海沿岸排污口多。第三句话,概括为一句话即治理渤海的政府职能部门众多、管理分散,难以形成有效地合力共同治理渤海。这也是《计划》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接下来第四句中,语言高度精炼,不需概括,就可以直接拿来成为答案的要素之一,即众多行业分享渤海效益,造成污染重、治理难度大的局面,进而影响地方政府的治理积极性。第五句中,表述的也较为直接,即《计划》是政策性文件,缺乏法律强制力。直接作为答案要素之一。第六句公布了权威部门的调查报告,说明了一个事实,渤海的污染范围有扩大的趋势。而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我们前面概括的渤海污染源和排污口数量多,污染程度较重导致的,这句话就是对这一原因的进一步引申,所以可以综合成一条原因,即渤海污染源和排污口多,污染面积大、程度重,难以治理。这一段最后两句阐述了《计划》虽近期难以实现,但是对后续制定《总体规划》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但与本题所问关联度不大,所以可略过。最后一段论述了《总体规划》的内容及将要达到的目标,与题中所问毫无关联,所以也可略过。

  经过上面的概括,我们把这道题目所需要的信息点全部采集完备,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一半,这样直接书写的答案很难得到比较高的分数,在申论客观题的评分规则中明确写道不对答案进行分类归纳的,即使找齐了答案要求的信息点,依然不能得满分,所以我们还需要对答案做进一步的分类和归纳,使其更符合阅卷人的评分规则。按照刚刚找到的信息点,我们可以发现《计划》难以实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渤海海洋环境构成的客观事实,一类是人类的经济活动造成的恶果。所以可以按照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进行分类,最终形成的答案如下:

  该计划近期目标难实现的原因:客观上:一是渤海为内海,封闭性强,自身净化能力差,污染后海水更新周期长;二是渤海的污染源和排污口多,且污染面逐年扩大,导致污染程度加剧。主观上:一是地方政府治理积极性不高,影响治理工作效率;二是众多行业进行经济开发活动,分享渤海效益,导致污染加剧,治理成本增加;三是众多政府管理部门职能分散,缺乏协调,难以进行综合治理;四是该计划是政策性措施,缺乏法律强制力。

  通过对这道题的详解,我们可以发现概括题的答题规律,简略地说,分成两步,第一,按照申论阅读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整合。第二,把初步整合的答案按照其内在逻辑性进行分类和归纳,最终形成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即可。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在复习此类问题时注意阅读量的积累和解题方法的正确运用,就一定可以在此模块的作答中得到较高的分数。

  免费领取考前资料详询:0433-8916111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公务员考试申论例题详解之阅读能力篇】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大作文例题详解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