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大安华图 > 行测备考之下文推断里的尾句思维

行测备考之下文推断里的尾句思维

2021-09-26 14:18:1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行测备考之下文推断里的尾句思维

 

  下文推断,顾名思义,就是让我们根据材料给出的上文内容去推断下文。下文推断题延续了言语的老传统:提问方式千变万化。特殊点的诸如:如果这是文章的引言(开头),那么接下来要讲的是;如果这是一篇文章的下文,那么上文可能讲……提问方式可以千变万化,但解题思路万变不离其宗:根据尾句的主要内容去推断下文。

  为什么要根据尾句推断呢?段是由句子或句群组成的,在文章中用于体现作者的思路发展或全篇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可以分为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因果关系、承接关系、转折关系。那么为了文章叙述思路的连贯性与层次性,在给出了一段文字信息后,下文一般会承接上文的尾句,所以下文推断题一般看尾句,上下文保持话题一致;另外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为了保证文章的层次感,上文已经论述过的话题,下文一般不会再讲,这也是考试时我们排除干扰选项的依据。

  接下来,咱们就牛刀小试吧:

  【例】好的作家像名茶一样,是岁月山川灵气之凝聚,除了后天的技艺训练,还与天赋和成长环境密不可分,中国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如莫言、贾平凹、阿来、迟子建等,就鲜明体现了地域环境对其写作的深刻塑造。这些作家的出生地多是偏僻乡村,作品也主要是乡土题材,很多都以自己家乡作为“文学根据地”。这集中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现象,即乡土题材作品占绝大多数。哪怕写作和阅读的群体多数都居于城市,他们之间的交集还是乡村:住在城市的作家,写关于乡土的小说,给住在城市却保有乡土记忆的读者读。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作家的成长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B.当代文坛著名乡土作家的代表作品

  C.当代文学为何热衷于乡土题材创作

  D.当代中国文学叙事主题的变化趋势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全文话题都围绕“乡土”这一话题,而尾句仍然在讲“住在城市的作者也写关于乡土的小说”,所以接下来讲述的内容要围绕“乡土”这一话题。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语境,与尾句话题一致。A项和D项均无“乡土”话题,排除。B项“文坛著名乡土作家”及其作品在第二句已提及,排除。因此,选择C选项。

  【例】由于在科普和科学传播方面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博士前段时间获得了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颁发的卡尔•萨根奖,令人高兴。但面对这一新闻,不少科学界朋友都谈到:中国科学家的科普工作做得究竟如何?观察和思考告诉我们,中国科普工作其实不是做得多,而是太少;不是做得好,而是很不够;不是强于,而是输于世界同行,至少比发达国家差得多。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 中国科普比发达国家少的原因

  B. 中国科普的现实

  C. 科普的重要性

  D. 改善中国科学家不热衷于科普的途径

  【答案】C

  【解析】尾句通过三个并列分句指出我国科普工作存在的问题:太少、不够、不强。根据行文脉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知,接下来或是分析问题——科普工作的重要性,或是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如何让中国科普工作变得更好。C项符合语境。因此,选择C选项。

  好啦,理论就说到这儿,下去多做题哦!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行测备考之下文推断里的尾句思维】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