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10:04:38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敦化华图
吉林省考公考中的模态判断
一、什么是模态判断
人们对思维对象的情况存在或者不存在有时是不可能作出明确断定的,即不能对某种思维对象情况作出确实存在或者不存在的断定,只能对思维对象的情况趋势或程度作出必然性或可能性的断定。而对思维对象情况的必然性或者可能性的表述所采用的判断就是模态判断。
例如:张大林可能是罪犯;犯罪行为必然是违法行为。
二、模态判断的逻辑结构
从结构来看,模态判断是由模态词和基础判断两部分组成。
模态词是模态判断中表示对象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概念。如:“如果”、“可能”、“也许”、“一定”等。模态词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必然模态词,另一类是可能模态词。必然模态词是表示对象情况的必然性概念,通常有“必然”、“一定”等。可能模态词是模态判断中表示对象情况的可能性的概念,通常有“可能”、“大概”、“或许”等。
基础判断就是模态判断中除模态以外的判断。例如:张三可能是警官学校的学生。其中:张三是警官学校的学生。就是基础判断。
三、模态判断的种类和性质
根据判断反映的是思维对象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简单模态判断分为必然判断和可能判断两类。
(一)必然判断
必然判断是反映思维对象必然具有或必然不具有某种性质的模态判断,或者说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必然存在或必然不存在的模态判断。它可以分为必然肯定判断和必然否定判断。
1、必然肯定判断
它是反映思维对象必然具有某种属性的模态判断,或者说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必然存在的模态判断。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必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触犯刑律必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
必然肯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必然是P”或者“S是P必然的”
也可简化为“必然P”或者“P是必然的”
2、必然否定判断
它是反映思维对象必然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模态判断,或者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必然不存在的模态判断。
例如:正当防卫必然不会受到法律制裁;旧事物必然不会战胜新事物。
必然否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必然不是P 或者 S不是P必然的
也可以简化为:必然非P 或者 非P是必然的
(二)可能判断
1、可能肯定判断
它是反映思维对象可能具有某种属性的模态判断,或者说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可能存在的模态判断。
例如:火星上可能有水;张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
可能肯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可能是P”或者“S是P可能的”
也可简化为“可能P”或者“P是可能的”
2、必然否定判断
它是反映思维对象可能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模态判断,或者是反映思维对象情况可能不存在的模态判断。
例如:今年冬天可能不会冷;山脉可能不是在同一时期形成的。
可能否定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可能不是P 或者 S不是P可能的
也可以简化为:可能非P 或者 非P是可能的
以上就是【吉林省考公考中的模态判断】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吉林省考概念间五种关系详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