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吉林人事考试网 > 吉林华图各分部备考文章专栏 > 通化华图 >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学中CP之初次分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学中CP之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2021-08-30 18:56:3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通化华图

吉林华图:在线课程推荐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学中CP之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在历年事业单位的考察中,经济学一直是让许多同学头疼的一个科目,因为当中涉及到一些难辨别且又需要去理解的知识点总是让人傻傻分不清楚,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经济学中这对常考CP——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一、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指是指国民总收入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货币,这种货币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各企业中分别进行的。

  (一)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

  (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成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

  (2)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归企业支配,用于企业发展生产、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等方面;

  (3)以工资形式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 支配和使用。

  (二)集体经济

  城镇集体经济初次分配:城镇集体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

  (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财政,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

  (2)以 合作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形成统一支配的集体收入;

  (3)以企业基金形式留给企业;

  (4)以工资形式分配给职工,形成职工个人收入。

  农村集体经济的初次分配:农村集体经济由于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要以承包农户为单位进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承包农户创造的国民收 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

  (1)以公积金、公益金形式留给集体,用于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

  (2)以管理费形式提留给乡村政权组织;

  (3)以个人收入形式留归农户。

  (三)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单位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两部分:

  (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

  (2)税后利润全部形成个体劳动者的个人收入。

  (四)私营经济

  私营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

  (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

  (2)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

  (3)以企业主收入形式归企业主支配。 “三资企业”的初次分配:除按注册投资比例分一部分给外方投资者外,其余部分的分配与一般企业相似,分别以税金、企业基金、工资形式,形成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劳动者个人收入。

  二、再分配

  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居民和企业等各收入主体当期得到的初次分配收入依法应支付的所得税、利润税、资本收益税和定期支付的其他经常收入税。政府以此对企业和个人的初次分配收入进行调节。

  (一)财产税

  居民等财产拥有者,根据现有财产状况,依法缴纳的动产税和不动产税,如房产税、遗产税等,政府以此对居民收入进行的调节属于存量调节。

  (二)社会缴款

  居民为维持当前和未来的福利,保证在未来各个时期能获得社会福利金,而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险计划或各个单位建立的基金所缴纳的款项,如失业保险、退休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等。

  (三)社会福利

  指居民从政府获取的、维持最基本生活的收入,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福利金(如失业金、退休金、抚恤金、医疗保险金等)和社会救济金(如生活困难补助、救济金)。

  (四)其他

  包括政府内部转移收支;本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之间的援助、捐赠、会费缴纳等,对私人非营利性机构的捐赠、赞助等转移收支;居民之间的内部转移收支,如城镇居民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收支。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机制。

  三、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必将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当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市场竞争走上富裕之路,激发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追求高效率的投资热情,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提高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改革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不可能有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

  再分配注重公平,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由于人们所拥有的禀赋不同、对生产要素占有的差异,按生产要素分配必然带来社会成员 收入上的差距,差距过大则有失社会公平。而且,收入结构的失衡会导致消费结构的失衡,最终影响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平衡,反过来又影响企业的效率。 所以,再分配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限制社会各类人员之间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通过税收、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措施,使高收入 者个人、阶层、行业或机构收入的一部分再转化为社会的收入,并使低收入阶层成为收入再分配的主要获益者。

  更多备考资料咨询ht3500222

网课学习—— 华图优品

面授课程—— 助你上岸

招考公告—— 招考资讯

图书推荐—— 图书教材

以上就是【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学中CP之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2021年省考面试课程
吉林华图:jilinht
想考上公务员的人都关注了我们!
立即关注

10w+
阅读量
150w+
粉丝
2w+
点赞数

联系我们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