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5 17:42:1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通化华图
31岁女子含冤入狱13年 青春谁来补偿
面试热点相关背景:
现年31岁的女子钱仁风,在监狱中度过了13年青春。12月21日下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纠正该院于13年前对“巧家县幼儿园投毒案”作出的有罪判决,撤销了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对钱仁风作出的无期徒刑裁定,改判无罪。钱仁风被当庭释放,重获自由。(《京华时报》12月22日)
2002年,云南省巧家县一幼儿园发生投毒案,1名2岁女童因“摄入毒鼠强”身亡。幼儿园17岁的保姆钱仁凤因“投放危险物质罪”被云南省高院判处无期徒刑。2015年11月21日下午3点,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达了再审判决书,钱云凤被无罪释放。从入狱到释放,钱仁凤已失去自由超过13年。(12月22日《重庆日报》)
面试热点独家解析:
@中国青年报邓海建:冤狱13年,这是人性的磨难。钱仁风说,喊冤入狱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她不仅坚持申诉,同时还获得了减刑,因为她在狱中学会了调节自己的心情,以平常心面对任何变故。话虽轻松,却并不简单,但凡有过“算了算了”的一闪念,13年后的人生新天,可能还不会到来。民众难免会想:抛开那些“逆境成才”类的个案不说,一个普通公民,若在冤狱中磨灭了耐心与秉性,喊冤的分贝低了一些,破釜沉舟的决心小了一些,甚至逆来顺受地接受了宿命论洗脑,十数年过去,没有“亡者归来”、不见“真凶落网”,那些已然蒙尘的卷宗,又有多少会翻出来用放大镜甄别呢?
而作为公诉机关的地方检察院,敢于推翻(起码是怀疑)冤假错案的来龙去脉,在“法官终身责任”等约束冤假错案的制度设计尚未出台的背景下,着实不止令人心生暖意。罪与罚,善与恶,终究逃不过历史的眼。英国法学家丁尼生有句广为传诵的名言,“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沉冤得雪、真相大白,司法的良善与谦抑,才能以看得见的方式,扞卫民众对它的热望与信仰。不等真凶落网,正义也得重彰——愿钱仁风之幸与不幸,成为推进司法变革的厚重力量。
@京华时报欧阳晨雨:13年的牢狱生活,将当初的懵懂少女的最美年华关在了冰冷的铁窗高墙背后。而网络媒体上,钱仁风父母那张风烛残年、弓背驼腰的合影,更让无数人心酸。冤案如此之沉重,又有几个家庭能够承担?
昨天,随着再审判决的作出,这起冤案得以平反,但改判不是正义的终点。最高法院统计表明,几乎每起冤案背后都有刑讯逼供。这些执法者与钱仁风素无瓜葛,为什么会甘冒风险作假证?为什么对幼儿园园长朱梅的两名怀恨者这样重大的线索无动于衷?是否真如钱仁风辩护律师所推测的那样,是在有意包庇“真凶”?从近年来念斌、张氏叔侄等冤假错案的纠正过程看,除了真凶事先“现身”,罕有案件能在平反后追凶成功。但是,这种窘况并不意味着,追缉真凶可以放松脚步。特别是在钱仁风案件中,当事人和律师的疑惑,足以成为有关部门的破案线索。倘若对其视而不见,既是对真凶的放纵,也是对责任人员的包庇,更是对受害人精神上的炙烤。
@北京青年报朱昌俊:真凶未现,而受冤者被无罪释放,这个角度,该起冤案的纠偏,对其他冤案的重审,提高司法效率,有着某种值得借鉴之处。然而,不管是代理律师还是受冤者钱仁凤及其家人,这一天的到来依然只能用极其曲折与艰难并 充满不确定性来 形容。一起在审理 过程中就漏洞重重的案件,正义的到来却依然要等到13年之后。这里面所折射出的司法痼疾,恐怕不仅仅只具有个案意义。这样的冤案最终能够被纠偏,受冤者能够获得无罪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当然能够继续坚定人们对司法正义和冤案纠错的信心,具有正向的案例价值。但该案的现在局面不应该只被视为是一种不得已的“妥协”,具体到该冤案形成的责任该如何承担,司法的制度漏洞该如何修补,当事人被囚禁的青春如何获得应有的补偿,案件的真相和真凶何时“归位”,都仍有复杂的程序需要补上。换言之,冤者被无罪释放了,但还有更多的责任人待“审判”。而这有关司法尊严的救赎,有关司法正义的真正兑现。
@郑州晚报杨兴东:巧家投毒案,在万众瞩目之间迎来了纠错。之后针对钱仁凤的补偿,也肯定会像近年来纠错的那些案件一样,有序展开。只是在进行物质上的补偿时,不能忘记的是对钱仁凤精神的补偿。比如相关方面向安徽高院学习“向蒙冤者登报道歉”,对钱仁凤的13年冤狱有一个诚恳的道歉。而更加重要的是,把这种道歉转化为现实工作的督促,牢记巧家投毒案的教训,不让下一个钱仁凤的悲剧再度发生。
钱仁凤被无罪释放,只是正义回归的开始。毕竟,这样的错案绝不只是办案法官的过错。当初究竟有多少因素导致错案酿成,参与侦办此案等全部司法过程的工作人员,究竟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应该有一个答案。
@光明网龙敏飞:巧家投毒案,等了13年,终于等来了正义。保姆钱仁凤,最终沉冤得雪、无罪释放。但是,钱仁凤最美好最青春的13年,不是献给了爱情,也不是献给了事业,而是献给了牢房,而且还仅仅是因为一次法庭的错判。这样的情节与叙事,难免令人忧伤。再看到钱仁凤父母蹒跚的背影,更令人心碎。一个完整的家庭,就因为司法工作人员的玩忽职守,最终让一个家庭支离破碎,陷入了无边的痛苦与伤害。
本案背后,司法程序上存在的问题不得不查。一是刑讯逼供。二是伪造证据。越是对冤假错案造成人员的追责缺失,越要持续关注与监督。当然,在追责的过程中,难免有困难与荆棘,但这不能成为“追责缺失”的挡箭牌,而应成为继续调查的动力源。而且赔偿与追责,对冤假错案而言,缺一不可。只有赔偿与追责都到位了,巧家投毒案的正义,才不算打了折扣。
华图解析:一个人最美好的时间不是在爱的包围下长大,而是在监狱里度过,着实让人觉得惋惜,而钱仁凤的惨痛经历,又一次展示出司法冤案给个体带来的深重灾难与伤害。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钱仁凤在经历了种种艰难之后,终于被无罪释放,结束了长达13年的牢狱之灾。
在以往对于冤假错案的理解中,刑讯逼供、伪造笔录签名是经常用到的手段,在钱仁凤的冤案中,也存在诸多这样的问题,据了解,当年在审讯室,钱仁凤不仅遭到殴打,而且在讯问笔录及辨认笔录中,有5份笔录后的落款签名并非钱仁凤本人所书写……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们不禁感到心寒,也让人怀疑,这之中到底只是司法办案程序上的疏漏,还是该案的司法程序受到了某种“不可抗力”的左右。
不难看出,“巧家投毒案”所折射出的司法痼疾,恐怕不仅仅只具有个案意义。它既暴露当时司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都相对低下,也曝露司法监督匮乏,而对于该案件的责任人要如何惩治,司法的制度漏洞该如何修补,当事人所受到的伤害要如何补偿,案件的真相和真凶何时“归位”,都应该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样才能真正兑现司法正义。
更多备考资料欢迎添加通化华图小客服:ht3500222
以上就是【31岁女子含冤入狱13年 青春谁来补偿】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高校独董”为何出现辞职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