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6 08:36:5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珲春华图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2022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阅读理解(10)
【导读】华图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资讯请关注珲春华图微信号(hunchunhuaxiaotu),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19969533082/19969533083
1.白鹤梁是一段长约1600米、平均宽约15米的石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北面的长江中,多数时候隐没在江水中,只有在枯水期才显露出来。从唐代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以来,先人们以在石梁上刻石鱼的方法记录了长江的枯水位;石梁上还有许多诗文碑刻,也写到了石鱼出水的时间和石鱼距离枯水线的尺度等。这些石鱼和碑刻是非常珍贵的水文资料,白鹤梁因此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A.人们只有在枯水期时才在石梁上刻石鱼和诗文
B.石鱼和诗文是同时刻上的
C.石鱼出水说明长江枯水严重
D.诗文是为了记录石鱼出水时间和石鱼距离枯水线的尺度而作
2.我国的矿产资源利用方式还比较粗放,一些地方采富弃贫、一矿多开、大矿小开的现象较为普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和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大中型矿山中,几乎没有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占43%。随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进一步加大,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难度将越来越大。
这段话主要强调我国矿产资源应( )
A.加快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
B.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
C.下大力气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强度
D.严厉制止矿产开发中的浪费行为
3.从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到社会生活中所发出的各种声响,人类无法离开声音。但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内,却缺乏有效保存声音的技术手段。在留声机与唱片问世以前的数千年内,声音虽然川流不息地承载、传递着文明与生活,但它的初始内容却无法得到保存,许多记载于历史文献的声音遂成绝响,这是文明的一大遗憾。直至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人类在记录、复制声音的领域内取得了突破,留声机、唱片相继问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人类为有效保存声音的初始内容做出了长期的努力
B.声音保存技术是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之一
C.录音技术的突破使得人类文明得以更完整地留存
D.声音资料的匮乏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缺憾之一
4.长期以来,“准确定位”被认为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头等大事,也被视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这种定位思维偏重城市作为空间的存在和物理形态的延续,却忽视了城市的功能和价值的体现,忽视了对“人”这个城市主体的观照,最终造成城市建设“摊大饼”、千城一面。如果说资源禀赋决定了城市竞争中的比较优势,那么城市的品牌和价值才是城市竞争优势的核心。只有从定位导向转到价值导向,才能真正提升城市品质、产业品质和市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生产力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城市竞争力实际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
B.城市建设“摊大饼”的模式并不可取
C.城市发展要更加重视城市价值的提升
D.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应该注意因地制宜
5.政府当然应该接受批评,但批评的基础应该是事实,而不是谣言。如城管,你可以批评授权过度,也可以批评一些地区没有将城管纳入体制编制带来的执法倾向的不当。但在网上整天发一些没有时间、没有地点、没有准确事实描述的图片故事,就不是一种正常的批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政府应该接受人民的合理批评
B.只有走正规的渠道,批评政府才能奏效
C.批评政府应该有理有据,遵循事实
D.批评政府不能靠煽动民众情绪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
依题意,石梁只有在枯水期才显露出来所以>At>确;>B>中的时刻、>C>中的枯水程度,>D>中的诗文写作原因文中均未提及;答案选>A。
2.答案:A
解析:
据提问该题是表面主旨题。
全文采用的是分分分的结构。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导致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偏低,因此,文章强调的是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故正确答案选择A选项。题目中要求找到强调矿产资源的内容,B、C、D选项都是A选项的一份方面。
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C
解析: 文段首先说明声音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然后说明声音保存技术不足造成的文化遗憾。最后指出留声机、唱片等声音保存技术产品的发明终结了这一遗憾。C项点明了录音技术的突破对于人类文明完整留存的重要意义。
4.答案:C
解析:
据提问“主旨概括”一词可知此题是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介绍“准确定位”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中长期被视为关键这一现象,之后说明这种现象存在着的问题,由此引出主旨:“城市的品牌和价值才是城市竞争优势的核心”,需要对其更重视,C项表述符合主旨。
A项“多种因素”的表述不准确,材料只提到两种因素;B项“摊大饼”的模式只是一味重视“准确定位”而产生的一种不良的结果,并非材料重点;D项“因地制宜”的表述在材料中没有根据,故A、B、D三项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C
解析:
根据提问可知该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提出论点“政府当然应该接受批评,但批评的基础应该是事实,而不是谣言”后面是对这个论点的具体阐述。C最符合论点,故正确答案为C。
以上就是【2022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阅读理解(10)】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2022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阅读理解(10)_珲春华图
下一篇:没有了